第 98 章 大唐番外

朱元璋则是发愁:后人对龙傲天都毫无尊重,他这个逆袭流会被伐成啥样?

哎哟!咱愁!

而李世民暴跳如雷,恨不能冲到天幕里去自辩清白:朕没睡弟妹,没睡弟妹!

天下女子何其多,朕非要盯着弟妹?

还是李元吉之妻?朕提及他就晦气!

发泄一通的他撑着头嚇嚇喘气:“朕还在庆幸,庆幸后人爱朕对朕极为尊重,不似秦皇武帝那般,结果…”

结果在这儿等着他呢!

程咬金...程咬金欲言又止:陛下,你曾言:若神迹展述大唐,你甘愿受苦啊!

可他又不敢开口,只能看着天幕中的林同学轻轻喘了口气,把话筒递给后一排的其他同学。

他微微眯双眼,觉得这人…有点眼熟。

而原本怒气满满的李世民,见到起身的人时,则是松了口气,讲秦的‘李晓安’,这小女郎是相对靠谱不会戏耍他。

【你都说到伊思兰教,应该多说说佛教在西域的重要性啊!

比如阗国在唐亡后,仍借大唐的名义,以佛法为利器遏制伊思兰教的扩张。

西域人索图克以伊思兰教圣战名义,发动圣教杀死他的叔叔,夺得黑汉王朝大汗之位。

这是咱们历史上第一个信仰伊思兰教的地方政权(新疆)。

他的继任者巴依塔什启用伊思兰教作为国教,不断地向周围扩张,按照他们扩张的方向,伊思兰教定会从西域直入中原腹地。

要不是有阗国横在中间挡住了他们扩张的脚步,怕是中原一回头西域全变绿】

黑汉王朝...刘彻眉尾上挑,好像陈雪讲过?

他正准备出声询问史官,就听到熟悉的声音响起:

【当时的阗国国王尉迟婆跋,自称‘唐王宗属’,以李氏为姓改名为‘李圣天’,其行政制度和职官名讳依唐律而成,终身以大唐附臣居之。

面对黑汉王朝的宗教圣战,李圣天除了依靠大唐归义军等救援外,也靠佛法宗教对待伊思兰宗教。

没有细说的原因...】

天幕顿了顿【正在讲大唐,总不能离题嘛】

黑汉王朝?

阗国派人向他求救...被天幕补充了种种细节后的赵匡胤,一脸恍然大悟,原来后人说的是李圣天啊?

不对!

他蓦地反应过来,猛地站起来大步并到天幕跟前,后人你污蔑朕,朕怎么没救阗国?

阗国佛说浓厚,他派了150名僧侣游走西域,帮他遏制伊思兰教,怎么就不是帮助了?

政治上的救助也是救助啊?

他两指下意识地快速摩擦,满心愤懑:后人你对我朕大宋偏见太过!

天幕上李晓安对陈雪回答勉强认可,朝她点了点头,就把话筒递到一个众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女郎手中。

见到

熟悉的圆脸,在她起身的瞬间,众君臣心中猛跳:糟了!

她要讲什么?

讲秦始皇小宝贝,还是发疯说毫无逻辑的霍去病故事?

秦始皇&霍去病&李世民:你不要过来啊!

出乎意料的是,圆脸女郎一改轻浮,神情肃穆地开口:

【安史之乱后吐蕃趁大唐西域防御空虚,出兵攻围龟兹。

为救援大唐小弟,无唐军支援的安西守军与回鹘腾里可汗联手,共同出兵大败吐蕃,将龟兹护于翼下。

唐肃宗时期,吐蕃杀入长安,虽然被郭子仪逼退,但是吐蕃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吞下陇右道,遮断河西地区,把西域孤悬于外。

自此朝廷与西域联系彻底被断,唐廷上下都认为西域已经被吐蕃吞并】

难道并没有?

大唐君臣心绪瞬间提起,紧张地盯着圆脸女郎,希望能从她口中道个好消息。

【他们小看了坚守在西域的军人,也小瞧了他们战斗力。

北庭节度留后曹令忠和安西四镇留后郭昕在无朝廷援军下,仍率领仅剩的唐军,与回鹘军队联手坚守大唐西域。

直到安史之乱结束五年后,他们的战报才冲破重重阻拦,把西域局势送到唐王手中。

此时的大唐皇帝不再是唐肃宗,而是唐代宗。

面对西域的求援,才从安史之乱中走出的朝廷极为虚弱,无法也没有兵力支援西域守军,能做的仅仅是语言夸奖。

六年后凉、甘、肃、瓜、沙、伊、西等七州,相继被吐蕃攻陷。

伊州刺史袁光庭率士卒坚守多年,直到粮食吃尽,军士全战死,绝望下的袁光庭杀妻自焚,作为自己最后结局】

一直咋呼乎的圆脸女郎眸色微红,深吸口气一字一句到: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短短十字道不尽其中惨烈悲壮。

对于镇守在西域的唐人而言,一寸丹心一寸血,举目回望长安城,何时生魂归故乡?

大汉西域都护府守军,为大汉战到最后,他们还是等到了朝廷接他们回家。

而安西北庭的守军,从安史之乱起到唐文宗时期,他们力抗吐蕃坚守西域半个世纪,终究没有等到大唐接他们回家。

到宋朝宋太宗时,遗留的西域陈姓守将仍然记得自己来处:祖上开元二年领军守疆,在此地衍数十世,家中唐时诏敕尚在…】

李世民听到她遗憾难受又复杂的叹息,眼眸猛地红了,他的大唐他的兵啊!

【西夏攻占敦煌后,中原化的河西走廊及西域彻底没落。

中原再启河西让故土新归,要到明清时期,此时离大唐已近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