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纨绔攻重生以后9

那时的晏无忧脸上满是红疹,看起来很是吓人,当时把赏花宴上的一些小姐丫鬟都吓到了,但郁川的目光无比平和:“现在感觉如何?”

晏无忧:“嗯,还好,一开始有点痒,忍不住想抓,现在好多了。”

郁川当时嗯了一声,没了下文,想了一会儿后又说他明日要去业州处理点事,归期不定,什么事也不能说。

晏无忧当时没在意,挥了挥手:"行吧行吧,你到时给我来个信。"郁川答应了,又问了他有没有将他想去边塞的事同家里人讲。晏无忧:"还没呢,不过这是我的事,也不需要他们许可吧?"

/>

然后也是从那天开始,贤亲王府的二小姐就这么光明正大的以养病为由回府了,晏无忧晚上也是歇在王府的。

贤亲王还在给自己儿子讲白□□堂上的事儿,讲其他同僚的表情,讲着讲着突然发现晏无忧压根没听…

“也不知道郁川现在怎么样了…”晏无忧叹了口气,“三天了,他也没个信儿,不是说给到了来个信嘛…"

自从上次赏花宴后,郁川被庆安帝排出去办事已经过去三天了。

贤亲王撇他一眼:“就人家那一身武艺,还能什么事儿啊?再者说,三日从邺州到京都这也到不了啊,你有空操心他,你不如操心操心你爹…"

晏无忧:“你咋了。”

贤亲王:“我最近总觉得腿脚有些隐隐作痛…”

晏无忧想了想:“忘了跟你说了,我今早把你那个红红的鸟炖来吃了,锅里还剩半只腿呢,你去看看。"

下一刻,他爹被吓脸色煞白,边喊着那只鸟的名字边往门口去,不过刚迈出去几步,他又顿住了:"…你是不是又唬我?"

"您腿脚这不是挺利索的吗?"

晏无忧掏了掏耳朵,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气,“哦,忘记和你说了,下月郁川不是就要回边塞了吗,我打算跟他一道。"

这事儿本来早就该告诉他们的他前面两天给忘了,不过现在说也不迟。

“什么?!!你说什么?!”贤亲王连鸟都不逗了,"不是,你刚才说什么??你,要去去边塞??!"

“是啊…"晏无忧躺在太师椅上晃晃悠悠的,对他爹一惊一乍的样子不是很理解,"对啊,我答应跟他去边塞啊,你怎么了?你不是天天都说我在你眼前晃,你烦得很嘛?我走了,不是朕给你留个清静?"

贤亲王:"郁川让你去的?"

晏无忧:“不是,我自己提出的。”

贤亲王:"那你大姐知道此事吗?"

晏无忧:“你应该是第一个知道的,我还没来得及跟她讲。”

贤亲王有心想说什么,但他也知道晏

无忧根本不怕自己,于是只能再一次把晏无忧的大姐搬出来。

"你大姐绝不会同意的,边塞那样偏远,那样苦寒,你受得住那样的苦?你去定待不了两天,就要哭着喊着要回来了…"

如果是之前尚未经历一切的晏无忧,多半会像贤亲王说的那样,肯定待不了多久就会哭着喊着回来。

但不一样了,晏无忧重活一回了,他之前连流放的苦都吃了,这有什么不能吃的?

"大姐会同意的。"

晏无忧闭着眼睛躺在摇椅上,拿着扇子开始扇风。天气逐渐热起来了,再过些时日,旁边都得放些冰块纳凉了,“吃一点苦比起丢性命,这不算什么。”

贤亲王感觉到了晏无忧话里有话:“这话什么意思?”

晏无忧轻声开口:“京中快要变天了。”

晏无忧又被召入宫中了。

明明前几天才见过,但今天再见时,不知是不是晏无忧看错了,他总觉得庆安帝精神头没之前好了。

以前他从未认真观察过,现在来看,他周边确实放了一些讲术法的书。

虽然底下那些臣子跪拜庆安帝时,口中都会喊吾皇万岁万万岁,但实际上没有哪个人可以活到—万岁。

“无忧今日有些沉闷,可是有谁惹你不快了?”庆安帝意味不明的恩了一声,而也是那时一旁的打扇的宫侍就扇慢了那么一下,只见高座上的君主只一个眼神,那位宫侍便被拖下去了。

晏无忧瞥了一眼,叹了口气,那时候的他心情沉重的连桌前的点心都没什么心思吃了。"皇伯父,我想去边塞…"

这是他今天第二次提这个话了。

之前提过一次,被庆安帝以为他说着玩逗逗趣的,并没当真,反而笑他总想一出是一出,就这么轻飘飘掀过了。

现在听晏无忧又郑重其事的提了第二遍,庆安帝这才认真思索起来:"为何?那边可苦得很…"

晏无忧从桌前起身,自己在殿前走来走去,这是他一贯焦虑的表现:

“我不怕苦,我只觉得可惜,我从未见过接天连地的碧绿草原,也未见过漫天沙漠,我自小生长在京都,我

所见就这么大,都看腻了。我还没出去别的地方呢…嗯,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嗯…我忘了,反正我就想去……"

庆安帝不知想到了什么,目光凝视着一旁的熏香,沉默良久。

晏无忧几步上前,极为大胆的走到了庆安帝身边,就像小时候问他讨赏那样,扯着他的衣袖轻轻摇晃:"你就允我去吧,皇伯父,好不好,你最疼我了…"

晏无忧长大了,但他的眼睛依旧和小时候一样,清澈见底。

庆安帝最后还是答应了,不过他估计以为晏无忧是一时兴起,特意嘱咐道:“若是吃不惯那边的苦,就差人送信来……知道吗?"

晏无忧赶紧点头,抢过一旁宫侍的扇子,主动为庆安帝扇风:"怎么样?皇伯父,凉快吧?"庆安帝那时头发已花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上很多。这也很正常,他实在是太操心了。

从兄弟手足的角度,庆安帝可能冷血无情,但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他无疑还算是一个明君,在位期间,他惩治过很多的贪官,水患最严重时,他甚至亲自抵达过现场…哪怕只有那一次。

离开皇宫时,晏无忧想起自己进宫时看到的那些身穿袍子的术士,有心想说什么,但又想起郁川的话。

在那间黑漆漆的密室里,在他说完陛下沉溺术法,意图寻长生后,他看出了晏无忧眼里的意思。

“你进宫后最好不要试图劝谏陛下,无用的。陛下很是自负,一旦他自己认定了,是听不进旁人的话的。"

当时的郁川这样说着,不知想到了什么,唇角勾出一抹浅淡的笑:“且以你的性子,你发现不了那些,也说不出这样的话。若你说了,便代表你听了旁人的话,更代表你背后有人指点,那样陛下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宠你了。"

晏无忧脑子的确不是很聪明,但也不是蠢货,他只是有一点心情低落…

毕竟皇伯父从小那般疼他,虽然经过上辈子他对他的感情有一些复杂,但……没想到他那样的人,在年迈之际也会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马车驶离皇宫前,晏无忧掀开帘子,最后看了一眼朱红色的宫墙,幼年时他觉得那道墙那样高,现在也觉得不过如此。

可也就是这样一道墙,不知道困死了多少

人的自由啊。

前面驾车的马夫认识晏无忧,小心翼翼的问:"世子爷,今儿个,您要快一些还是慢一些?"

晏无忧:“慢一些吧,反正左右也无事。”

晏无忧从小就闹腾,先斩后奏这种事对他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