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人格障碍攻重生以后2

他觉得周应泽不应该把他丢在那里。

但周应泽是真的搞不懂,他都已经那么大一个人了,又不是说一个小孩子,把他丢在那儿有什么问题吗?

哪怕重生了,周应泽还是不懂,

他只想回酒店好好睡一觉。

有些事情无论重生多少次,也依旧不会有任何改变,例如周应泽依旧和上辈子一样选择把电话挂断了。

他手机那会儿又多了一条消息,依旧是那个陌生号码发过来的消息,这次没发别的,就是写了一串密码。

看数字的格式,有行有列,还有一串纯数字密码,跟明显应该就是他所在的这面智能寄存柜的位置以及对应开箱码。

“…………”

周应泽在取好自己的包后,又按照上面的提示找到了最边上的柜子,在输入取货码后,智能柜门果然自动打开了。

里面除了有眼熟的纸条之外,居然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一件衬衫,还有一盒…药?

他低头看了一眼,是两盒精神类药物,适用于慢性疲劳症,精神不佳等等症状的药,两盒唯一的区别是一个药性比较温和,另外一个则反之。

那张字条上的字依旧不是手写,而是打印出来的印刷体——【看起来精神不太好?是没休息好吗?记得吃药。】

周应泽手中拿着两盒药,往四周环视

了一下,只看到了来来往往的路人,由于天气炎热,大部分游客要么戴着遮阳帽,要么打着遮阳伞,分不太清样貌。

应该没有衡青,就他的个子,在人群中应该很明显的,可他没看出有什么很像衡青的路人或者游客…

周应泽确定衡青一定在某一处地方看着自己,假如他不在一楼,那会在…一抬头看到了对面的特色餐厅。

一楼的露台做了微挑高处理,整个比地面上要高出一截,周围围着一圈花花草草,看起来很是雅致。

二楼应该是包间,门窗正对着楼下。周应泽一眼就注意到了其中一间房间…

毕竟站台外面天气如此炎热,怎么会有人在开了空调的包间还打开了窗户拉开窗帘呢?这不是把冷气都放跑了嘛。

窗户边上坐着的人影似乎注意到了周应泽在看他,像只狡猾的泥鳅一样,立马就不见了,窗户也拉上了。

——果然在那儿啊。

周应泽低头看看手上的纸条还有两盒药以及一件干净整洁的衬衣,又看看对面二楼关上但依旧还留着半条缝的窗户。

那一刻,他真的特别特别想笑。

这件事上辈子似乎是没有的,

周应泽记得很清楚,绝对没有。

不太清楚为什么衡青会做出了和之前不一样的选择,但……回到酒店的周应泽沉默的看着桌子边衡青送的两盒药。

大抵可能因为现在是白天,他还不怎么困,但脑子里的又一直有种挥之不去的烦闷,他自己其实也是有打算买药的。

但……周应泽打开药盒,把里面的两板塑封胶囊仔细对着光检查了一下。

如果有任何人为的二次打开,哪怕只是一个小针孔,对着光也能够看清楚的。

嗯……没有。

他这次没有犹豫,还是选择就这杯子里的温水吞下去了,药物见效很快,吃下去不久,他就感受到一阵倦意。

鉴于上辈子和秦源的争执,以及他一直有在不停发消息的动作,周应泽回酒店以后当然没有选择住原来的房间,而是叫前台在别的楼层另外开了一间新的。

不管有什么事,

都等他醒来了再说。

他睡得很快,甚至还做了一场梦。梦到了上辈子自己被列为重点怀疑对象的那段时间,当时多少还是影响了他的生活。

工作那边,学校以很委婉的方式给他放了假,说的好听一点就是放假,难听一点不就是不愿意惹祸嘛。

而那几天他几乎就一直待在审讯室里,头顶是一盏明晃晃的强光灯,而对面审讯他的警官也从长郡本地的庞警官变成了另外一个有点陌生的警官。

对方紧紧皱着眉,看他的眼神压迫感十足,仿佛居然在看一个潜在嫌疑犯,而是确切的犯罪凶手一样。

大部分人都会有这种体会,明明自己经历是第一视角,但做梦却通常不知不觉中换成了第二视角。

也正因如此

周应泽能够在梦里清晰地看到审讯室里的自己的样子,

原来那时候他是那样的脸色啊,

意识在神游,但嘴上还是习惯性对警官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

无论是正着说还是反着说,他都能把他那一天的所有行程都说的明明白白。

“我说了,不是我。”虽然知道这句话很徒劳,但他还是重复了一遍,“真的不是我做的。”

当时的警方难道不知道周应泽有不在场证明吗?但那事闹得实在太大了,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不管怎么样,必须要抓住凶手,才能让外面的民众安心。

哪怕周应泽不是凶手,他们也硬是想从他身上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来证明他们并不是一筹莫展。

周应泽上辈子经过这些了,再看一次,他几乎都能背出来自己那会儿都说了哪些内容。

梦里的询问环节进行到一半时,外面可能是有了新的变化,那位省里来的陌生警官接到一通内部电话后就匆匆离开了。

隐约能够听到一些“凶手”、“自首”之类的字眼,估摸着应该是那个卤肉店的店主来了。

梦里的周应泽知道审讯室里肯定会有监控,所以哪怕在警官离开以后,依旧没有放松,一直保持着一个相同的姿势。

而等讯问室的大门再一次被打开的时候,那位陌生警官紧皱的眉头放松了一些,但眼里的怀疑依旧还是没有散去。

不知道是为了最后炸一下他,还是真心称赞,他突然开口:“周老师,你的心理素质真的很强,不愧是京大出来的高材生…”

是啊,连续二天这样高强度的审问,是个正常人都会觉得崩溃,情绪失控,但周应泽的意识依然清醒,依旧对答如流。

可见他的心理素质多么的过硬。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他,和凶手的侧写画像越来越相似。不同的是,从手法上看凶手有些暴躁,而周应泽太冷静了。

如果是他的话,应该不会把尸体那样暴力分割,就仿佛是在宣泄什么怒火。

从之前无数次询问也能看出,周应泽并不恨他的同性伴侣,同样的,他对他应该也没什么爱。

不然也不会对于他的死,表现得如此镇定,连一点点悲伤和情绪波动都没有,这一点也很奇怪啊。

面对自己为何如此镇定,以及心理素质好的评价,梦里的第二视角的周应泽抬手扶额,手上戴手铐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他则叹了口气:

“警官,我是一位老师。”

陌生的警官不置可否,沉默的看着他,仿佛在问他然后怎么了。

“我以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当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我的父亲曾经还告诉我,师者,传道授惑也,如果我自己都管理不好我的情绪,又该如何为我的学生们以身作则,如何做好一个表率呢?”

周应泽算是出身书香门第的,他的父母和他的母亲都是人民教师,虽然家境算不上多么大富大贵,但也算衣食无忧。

只可

惜在他上小学时,

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年幼的妹妹,

还有家里的一位保姆,全家七口人,其中六口都被一位陌生人在一个深夜闯入,用提着的砍刀将其全部残忍杀害了。

而当时唯一的目击证人就是年仅十岁的周应泽,据说在凶手杀害他们全家的过程里,他就一直躲在衣柜里。

警方到现场之后,都被现场激烈的惨状吓得顿时失了声,现场到处都是血迹,以及扭曲的尸体,空气中浓烈的血腥味刺所有人都极为不适,

几乎目睹了全程的小孩,在被发现之时,整个人非常僵硬的抱着自己,仿佛成为了一尊没有灵魂的雕塑。

当时那个罪犯四处潜逃,第二年才成功抓获,当时群情激愤都想让他判处死刑,可最后的结果却令所有人意外。

——那个杀人犯经鉴定,患有非常严重的精神病。

法律规定,如果精神病人在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以后,是不用不负刑事责任的。

那位连杀六口的杀人犯就光明正大的逃脱了法死刑,被去精神病院治疗了。

当时那件事情还挺多人知道的,不过另一件事就没几个人知道了:

——当时的精神病,宣判的法官被告辩护的律师,以及当时出具报告的医师在十几年后接二连二的意外死亡了。

有出车祸的,有溺水的,有坠楼的,虽然乍一听都觉得是人为,但无论怎么仔细调查,最后都会发现的确是意外。

但这件事不算什么秘密,省里来的陌生警官能把这事儿给查到也不算什么。

在二天的审讯里,警官试图用这件事来打开缺口,不知多少次循循善诱的说一些很理解他的话,试图引诱他说出点什么。

但无论警官怎么说诱哄,

周应泽始终都没露出一丝丝的破绽。

在问到他知不知道他们仨后来接连死亡的事儿,知道后心情又是如何呢,周应泽的眉头都没皱一下:“…心情?心情当然挺好的啊,这可能就是报应吧。”

对面继续问:“你说你想当老师,也是因为你父母的原因吗?”

周应泽:“有一部分关系吧,但并不全是。”

那个陌生警官就这样和他一来一回的聊了起来,好像是在试探他,又好像只是随便和他聊一聊,并没有别的目的。

聊他的同性伴侣,聊他的过去,聊他的未来,眼看着一个上午又过去了,周应泽还是毫无破绽。

一般人只要撒了谎,让他重复一遍可以,但让他连续不断的重复第二遍,第二遍第四遍,一定就会出现对不上的地方。

但周应泽没有。

他这边找不到任何缺口,而刚好又有这么一个自称凶手的人投案自首,不仅交代了那么详细的过程,还把他们找了那么久都没找到的残缺的尸块递了上去…

哪怕省里的人认为这个案子太蹊跷了,但长郡地方的人几乎是着急忙慌的就结案了,毕竟他们破案的时

间拖得越长(),

?(),

自古杀人的动机的理由,无外乎为名为怨,为情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