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册从张婉的八岁一直到十六岁,不多,但每年都会有一两张,沈秋能清楚的从相册里看到张婉的成长。

从一开始在相册里茫然无措的小女孩,到后面已经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没张照片的背面,还有一行钢笔字迹。

十岁时,在一张张婉读书的相册里,钢笔字写着:“张大说她想当缉毒警。是个好孩子,没有被那片罂粟腐蚀。”

十一岁的照片里,张婉比一年前更活泼了些,拿着一张手写的卷子展示在镜头前。

后面写着:“老师拍给我的照片,说张大很优秀,我让老师把小波的书给她她居然能做出来大部分的题目。或许我应该帮这个孩子一把。”

十二岁,十三岁,每一年都会有照片送到这个相册主人的手里。

从相册里也能清楚看到张婉的成长,她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出色。

十三岁小学毕业后,相册主人,当初那个缉毒警再次回到了村子里看望张婉,两人再次照了合照。

背面写着:“张大爸爸居然不想让张大读书,我真的想不通他怎么想的,还有张大这个名字过于敷衍,回去我要和小波妈妈选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姑娘的名字就应该郑重些。”

再就是十四岁的照片,可沈秋一眼就看出来张婉的神态表情都变了,而那个缉毒警也再没有出现在相册中。

小松鼠忍不住朝那位老同志看去。

“同志你好……”关羽走过去。

“我叫陈波。”

“陈同志,我想问问这张照片中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陈波探头一看,表情微微一窒,随后叹了口气。

“是,中间发生了很多事。”

他说着翻开了手里的笔记本。

“照片里的这个缉毒警是我父亲,他是云滇成立的第一批缉毒警之一,张婉……也是我爸救下来的第一批被境外控制种植罂粟的村民之一。”

“我从小就知道在某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叫张大的妹妹,我爸不止一次提出想收养她,只是可惜……”

陈波摇了摇头。

“前面的你们应该也都知道了,剩下的你们可以看看这个笔记本,我爸喜欢将生活琐事写到日记里。”

关羽接过来,为了方便沈秋看,把小松鼠放到肩膀上。

沈秋从日记里知道,张婉父亲沾上毒品失手打死了她母亲,之后村子联名抗议把老师赶走,张婉也被张父带到了省城打工。

日记里,陈警察无数次怒斥张父这种不堪为人父的做法。

不过可能是因为当时陈警察正在出任务,日记断断续续的。

直到后面再次遇见张婉,对方表示要为张婉争取一次,他不忍见一个好苗子就这么陨落。

可这条日记过后,剩下的页面只剩下一片空白。

一人一鼠同时抬头,陈波猜到他们看到了哪里,笑笑,“接下来可能就只有我来口述了。”

“我爸在发现张婉的没多久,就死在了一场围剿毒贩的活动中,那个年代的毒贩…我想关队你也清楚有多嚣张,他们在大街上击毙了好几个缉毒警,其中就有我父亲,我那个时候并不知道我爸有那个想法,这个日记本也是很久以后我们才在书房里发现的。”

“那个时候我妈再想收养张婉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我爸的同事也有参与当年燃烧罂粟的,多少知道我爸对张婉的关照。”

“张婉亲眼目睹我爸死亡后把自己贩毒的父亲举报给了警方,张父贩毒量很大,最终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