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走捷径,这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惰性。

尤其是青少年。

不论是学习课本的知识,还是学一些特长,其过程都是痛苦的。

但当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过后,这些事所带来的成就感也非常大。

反而,泡吧、打架、纹身、谈恋爱,这些事儿非常轻松,当下做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快乐。

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会选择做这些事的原因。

但长此以往,这些事的快乐程度是在渐渐降低的。

人就会在追求刺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如何让人们想要学习,不去适应那些短暂的快乐,除了内驱力之外,还需要一些外部的助推。

其实乔翼桥之前管理帮派,无意识之间做的也是这件事。

人们常说一个导演的处女作,多半拍的是自己的事。

乔翼桥也这么觉得。

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关于成功的金科玉律,只是一直在探索,管理帮派也是、拍电影也是。

这电影有问题吗?问题很多。

但同样,这样的摸索,也带给了这部电影很多不同的特质。

以上种种,都是在乔翼桥想如何剪辑的时候想到的。

时间回到两周之前。

因为校园里不再有太多不可控的事件发生,所以他就开始构思如何剪辑了。

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到底是什么。

经过几天的思考,乔翼桥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

要讲的,就是一个经过霸凌的偶像,加入到一个同样有霸凌的校园环境之后,想办法治愈自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