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节拍之后,他只要去素材里找相应的情节就好了。

思路已经确定,接下来的剪辑工作也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等乔翼桥粗剪完成后,时间过去了三周。

但乔翼桥看成片,怎么都觉得……差点意思。

乔翼桥细致分析了一下感觉差点意思的原因。

其实影片前半段都还好,看一个偶像面对真正的校园霸凌如何做,如何去集结受害者并反抗,看上去还是挺爽的。

但后半段明自钦的幡然悔悟和好好学习,就变得很顺利。

甚至有点无聊了。

其实按他原本的设计,“社会实验”这件事是没有在影片中交待的,而只是作为一个宣发点。

可乔翼桥突然想,如果在影片的中段之后,揭开这件事呢?会怎么样?

后面就变成了导演意图与明自钦意图的对抗。

而且对于前面的情节,还可以在后半段进行解释,解释如何拍摄,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乔翼桥十分天马行空的想,他甚至可以把自己和毛茂,以及自己和明自钦的对话也剪进去。

后半段就变成了一个集体“创作”的片子。

而这种结构,这种把导演意图和演员意图融合进电影里的方式,不论是《摄像机不要停》还是《大佛普拉斯》都有获得过成功。

那些电影甚至还是故意设计的,但他们的电影天生就带着这种基因,会显得更加真实。

所以,乔翼桥才约了明自钦见面。

而明自钦听完这个创意,也十分同意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