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在之后的一小时里,简单聊了聊关于整部电影的构思。

乔翼桥希望在摄影风格上突出纪实感,但又不想要太多的手持镜头,以免整体效果太摇晃,影响观感。

而且摄影风格要有几个层次的转变,比如刚开始犯人入狱时的狭窄感,突出失去自由的可怕,之后他们被管理,渐渐适应监狱生活,而且监狱改制之后,则是要突出救赎感,画面可能要明亮一些;在中段之后地震来袭,则是匆忙、混乱,再之后各种暴雨、泥石流还要映射到他们的内心……

如此种种,乔翼桥其实都已经想的很完整了。

赵指导听着也是连连点头:“和我想的差不多,但是我还有一些别的想法……”

之后,赵指导就说出了自己想法。

乔翼桥起初听着感觉还行,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并不赞同赵指导的一些说法,比如他想多用特写镜头,模糊背景,突出演员的挣扎,比如他想要地震全部做cg,用镜头摇晃代替整体的摇晃,等等……

而且最难受的是,每当乔翼桥说他不想要某种效果的时候,赵指导都会点头:“我理解你的构思。”

然后,他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并用长篇大论说自己的构思哪里哪里好,应该怎么怎么样……

说到底,赵指导想要做的,还是一个行活儿,这方面他也很有经验。而他话里话外又觉得乔翼桥毕竟是新导演,这也是第一部正经的大荧幕作品,还是应该按他说的拍,使劲往商业性上靠拢。

可偏偏乔翼桥从出道之时起,就被贴上了“个人风格明显”的标签。

按照赵指导说的拍,倒也不是不行,那会变成一部很正常的作品,但乔翼桥偏偏觉得不舒服,憋闷。

赵指导见乔翼桥的表情沉下去了,直接从背包里掏出来了一个大本子。

“乔导,你看一下,这是我这几天画的分镜,不过因为时间紧凑,只画到了第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