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创意自己在想的时候很high,但实际上给别人看,可能会收到褒贬不一的评价。

这都很正常。

所以,他也没在一棵树上吊死,而是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去想一些新的创意,也写了很多个电影大纲,甚至分场,什么题材都有,从古装到科幻,从家庭到惊悚,他几l乎把自己所有的创意都写完了。

不过他并没有写出一个创意就给别人看一次,这样也是在给别人增加负担。

他之前看一本编剧书里写着,写完一个大纲就要放它半年,半年之后自己再看才能发现很多问题。

而国内有一个导演也很有意思,也是乔翼桥效仿的对象。

这位导演在自己家里放了一个中医的百子柜,就是大家进中药店看到放中药的那一面墙。

这位导演在每一个匣子里都放了一个电影大纲,全是自己写的,空闲时候就拿出来一个,重新读读,然后修改,再放进去。

也就是说,他至少写过几l百个电影大纲,有过几l百个创意。

他就是在这些创意中,每年找出一个,开拍。

乔翼桥想,也是,创作虽然看天赋,但也更看努力,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别人都不急,自己又何必太急呢?

所以,这小半年里,他要么就去盯《高墙倒塌时》的特效进展,要么就去小西天看电影,回家也看,经常一天能看三四部片子,还每一个都写观后感,即使有些观后感他只写了几l百个字,或者某些电影是大烂片,他的观后感还会分析一下这片子为什么难看。

他相信功不唐捐,目前的积累总有一天用得到。

还是那句话,想要成功要么作奸犯科,剑走偏锋,要么踏实下来认真学习,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除了电影之外,他也看了不少书,每天也在关注新闻。

他时常有一种感觉——创作者就像是一个沙漏,将很多很多的内容塞进自己的脑子里,然后最后可能只能漏出一个小小的砂砾。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