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对剧本和氛围的理解不同,有时候很难统一。

乔翼桥在和夏龙龙开了无数次会之后,终于确定了一件事。

仅靠现有的剧本和大致的分镜开会,效率太低了。

一方面是文字和固态的画面不够直观,交流起来有很多障碍,二来是美术部门所需要考量的东西最多,比如灯光和天气。

这不仅需要灯光部门的配合,还

需要跟据动态效果做出调整——比如为了使得主角在礼品店的画面丰富,夏龙龙想在桌面上摆放一个花瓶,这样在静态镜头中虽然很好看,但随着摄像机的运动,这个花瓶的位置也发生了改变,它是不是还足够好看?

主角跑出去的时候是否要撞到这个花瓶,这个花瓶会碎吗?碎到什么程度?

这些都影响了道具部门对这个花瓶的制作,它到底是什么材质?要有什么样的质感?在什么角度要折射什么光线?会穿帮吗?

而这还只是一个小道具带来的问题。

更大的问题是,每个景要做几面?摄像机是需要一个几平米的空间运动还是只要简单的镜头推拉就可以?完成这个画面需要用摇臂和轨道车吗?如果要的话,还需要为它们留出位置。

在某种程度上,恐怖片最重要的就是画面所带来的视觉支撑。

但美术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在河图app中每一个细小的改动都被同步给了所有组别,可如果敲定每一个细节都要全体组别一起讨论是否可行,也太难了。

更何况,这种讨论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程度。

万一到时候拍摄的时候情况与设想的不同,又该怎么办?

最后,乔翼桥拍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不如,我们采用虚拟拍摄的技术,对全片进行预拍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