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打响舆论战

隋末之万钧之势 Ling君 1169 字 2022-09-02

说实话,姜万钧很欣慰。内阁是辅佐自己管理这个国家的,而不是想着怎么掌握更多的权柄。如果想要架空自己,那内阁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姜万钧之所以没有一下子将内阁填满,就是给他们自我调整的时间,等到白山等人加入内阁后,内阁的权利会进一步加强,但同时想要在某一些事情上达成共识将会变得更困难。

魏征以内阁的名义向姜万钧递交了申请,希望这一次参加“抡才大典”考试的考生,不仅仅局限在关中,局限在大宁的治下,而是应该向天下读书人广发邀请。

大宁要做出承诺,不难为任何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保证安全,来去自由。

姜万钧在朝堂上直接应允了魏征所请,并同意,考试成绩会登载到报纸之上,特别优秀的文章会制定成书册,甚至会编入学生教材。

如果时机成熟,大宁会允许外国考生加入进来。

另外,在考试期间,姜万钧呼吁各方停战,以表示对圣人的尊敬。

“抡才大典”考试分成三个阶段,初试,复试,殿试。

殿试考试主要有三场,一场是贴经,主考官从诸子经书中选取一段,然后把部分字挡住,让考生填空。

第二场是考诗赋,考作诗作赋;第三场考试策,考的是治国方略。

尽管姜万钧非常想将考试的成绩与他之前制定的“学位”挂钩,但考虑到,那么做很可能让其他各路诸侯不敢让考生来参加考试,另外也会引起士族的高度警惕,所以便放弃了。

若是他下令,通过复试会授予学士学位,可以在大宁做官,那来参加考试的人可能会少一大半。

不过在大宁内部,可以将“抡才大典”的考试成绩作为学位评定中的一部分,反正其他各路诸侯回去也会给与考生们嘉奖,以示恩宠。

当然,也有可能各路诸侯不打算掺和这所谓的“抡才大典”,不给大宁在世人面前露脸的机会。

这就需要姜万钧使用一些手段了,有白纸,有报纸,轮番轰炸,他就不信那些文人不动心,这可是扬名立万的机会。

恰好此时发生了一件事,给了姜万钧很大的启发。

随着姜万钧与佛门的关系渐渐缓和下来,有部分和尚或许以为姜万钧黔驴技穷,不能拿佛门怎么着了,所以又开始不老实起来。

找姜万钧的麻烦他们还不敢,所以就开始制造谣言,说什么丫丫是灾星转世云云。席君买是抽不出空来,否则非去砸了那和尚的破庙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