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长孙要杀人

隋末之万钧之势 Ling君 1078 字 2022-09-02

李唐君臣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有人提议,与大宁针锋相对,也搞科举。

李渊并没有采纳,一旦大唐也开始搞科举,岂不是意味着姜万钧做的是对的?

如果姜万钧做的是对的,那自己被人赶出关中算什么?

而且即便要重用寒门子弟,那也是以后的事,眼下大唐的根基是世家,是贵族阶层,是地主。

李渊正是仗着自己的出身,才在“创业”初期,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他在享受身份带给自己的便利的同时,必须维护其利益,否则就要鸡飞蛋打了,他和那个“姜阎王”不一样。

最后还是李世民想出了一个主意,大唐不出面,由太子,秦王,齐王,三府出人赴考,以此来讽刺那姜万钧搞出来的科举不过是小孩子的玩意。

无论最终输赢,李唐都不吃亏。

赢了,说明大唐人才济济;输了,那是因为大唐没有认真对待。

李渊最终拍板,同意了李世民所请。

解决了科举的事,接下来要讨论的便是事关佛门生死存亡的事了。

这件事不太好处理,裴寂和封德彝的意见是,大力扶持佛门,确定佛门在大唐的宗教地位。

而李世民表示坚决反对,甚至李世民提出来,应该扶持道门来抑制佛门发展。

在李世民看来,佛门不事生产,而且无君无父。

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尾,不事生产的商人的地位都如此的低,比商人还不如的佛门,凭什么要大力扶持?

大家都不干活,也不生孩子,大唐的税收从何而来?还要不要打天下了?

然而无论李世民的理由多么的充分,李渊都不可能站在李世民这一边。

原因很简单,佛门被大宁所弃,正是大唐应该扩大自己影响的时候。

从洛阳传来消息,王世充就是这么干的。

王世充提出来,佛门在洛阳是百姓的庇护神,为何在关中却是那般丑陋?

王世充给出了答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