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隋末之万钧之势 Ling君 1075 字 2022-09-02

当他们变得强大之后,就可以入侵中原,继而将中原的一切据为己有,包括文化。

“经济”,“军事”,“文化”,这三个要素摆在一起,最吸引人的反而是很多人之前很容易忽视的“经济”。

果然应了那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前一阵子,魏征得到皇上的授意,需要派驻一些官员和文人士子去西域,结果愿意主动前往的少之又少,就连那些寒门子弟也不愿意远离长安这个权利中心。

偏偏佛门愿意去,道门愿意去,商人愿意去,这是何故?

说到底还是利益啊!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若大宁不派人入场,那些地方慢慢就会被其他势力给蚕食。前隋拿下了吐谷浑,可是短短几年,前隋便失去了对那里的控制。即便没有朕,李轨,薛举等人也会跳出来,这就是前车之鉴啊!”姜万钧也发愁,可是他自己又分身乏术,总不能亲自下去治理地方,大宁那么多郡县。

“可是陛下,像冯治庭和姜孝恪这样的官员……”魏征不是看不起他们的出身,实在是两人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地方,脑袋里想的都是赚钱。

“朕也知道,但不用他们,还能用谁?要妥善处理与周边部落的关系;要团结当地的百姓,让他们心向大宁;同时还要为大宁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c0

别人去了,要么无法控制局势,要么就让当地变成一潭死水。不仅没有收益,反而可能还会伸手找国库要钱……”

姜万钧提到“找国库要钱”算是触碰到魏征的软肋了。

“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魏征的态度软化了许多。

“这是自然,驱狼吞虎只能是权宜之计,只要市场掌握在大宁的手上,剩下的可以缓缓图之。”姜万钧自信道。

“不知陛下,计将安出?”魏征是抱着学习的态度问的,作为宰相,魏征感觉自己有一些不称职,在很多事情上,他并不能提供解决办法。

“玄成忘了,修路和教育啊!”

“哦,臣懂了。”魏征刚才钻牛角尖了,否则不会想不到这么简单的办法。

修路不仅可以带来便利,同时也能加紧地方与长安之间的联系,一旦地方上有事,大宁军朝发夕至,谁敢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