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分利借粮

覆殷商 丘清鲤 2159 字 2022-09-02

官府又在刑部设立了奴司,专门处理奴隶相关事务,为奴隶宣讲政策,劝说各家善待奴隶,调解主人和奴隶的冲突,安抚奴隶情绪等等。

如此超时代的理念,自然是聂伤想出来的,放在奴隶社会简直无比违和,也不为人所接受。

但为了局势稳定和未来国策的长远考虑,他一意孤行,强行推行此政策。

奴司的职司十分不讨好,因为对奴隶的姿态太低,态度太好,被国人看不起,奴隶也不理解,不配合工作。可谓官府中最苦逼的部门。

官员本身就是人上人,还多是贵族身份,怎么受到了为奴隶服务的屈辱?官员们死活都不愿意做这种丢脸事情,宁可丢官都不干。

聂伤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硬逼着他们干也干不好。便挑了两个穷苦平民出身的小官和一群平民学生,许以重利,终于将这个机构撑了起来。

奴司之人都来自底层,在充斥着贵族的官府里上升难度大,由不得他们挑剔。为了自己的前程,每个人都尽心尽力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接下来是给出征将士升官封土。

这次随同聂伤出战的军官大部分都是造反奴隶出身的领主,每个人的军衔都高升一级,封地也扩大了不少。

战利分配完了,全国民众都心满意足。等到获得财富的兴奋劲过后,众人又开始发愁了。

一下多了三万张嘴,国中哪有那么多粮食养活呢?现今的存粮,绝对撑不到夏收。

于是,聂伤和官府又开始为填饱国人的肚子而殚精竭虑。

国内变不成粮食来,解决办法只有和他国交易。

可是斗耆国能卖的东西就那几样。

最好的商品美陶被英国人买断了专利,不能大肆出售。

制作竹木简、毛笔和墨汁的技术也渐渐被其他方国学了去,虽然成本比斗耆国的产品要高,但也比用宝贵的粮食交换要好。

这些东西已经没有多少销路了,不能指望。

价值最高的神文教习倒是非常抢手,供不应求。可是,斗耆国自己的人才缺口都很大,特别是现在,更需要做事的人,哪里有那么多教习给别的方国?

总之,以前的几样敛财方法都行不通了,必须另想办法。

众高官们思来想去,还是一筹莫展。关键是自己手里没东西,拿什么进行交易?

聂伤苦思了三天两夜,最后决定——借粮!

群臣听了,都默然不语。

除了两个盟国,斗耆国根本就没一个友好邦国,粮食又是紧缺的战略物资,谁会借粮给他们?

而逢国和鄣国,也连经战事,都紧巴巴的,哪里还有多余的存粮。

众臣静坐无语,聂伤扫了一圈,笑道:“借,也有不同的借法嘛。有强借,有蛮借,有巧借,有滥借,还有赖借。”

“面对不同方国,借法也不相同,我们要找到各国的弱点,用合适的借法去借粮。”

群臣眼睛一亮,脑子立刻活跃了起来,上下想了一番之后,又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此举万万不可!”

性格耿直的苦庚当即就挺身说道:“按照侯主所言借法,应该是能借来粮食的。却也得罪了周边方国,甚至会激怒王室,把我斗耆国当成盗贼之国。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亡无日矣!”

“是这个理。”

“绝不能丢了大义名分。”

“我们不能做盗贼之国。”

“犯了众怒,会有灭国之灾的!”

其他人见有人带头反对,纷纷出言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