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三 这样的自己,比起赵开山要虚伪的多了

启明1158 御炎 1546 字 2022-09-03

赵作良不说话了。

赵开山也实在是对这种事情无能为力,一边眼馋一边眼红一边又无能为力,无能狂怒。

而苏咏霖这边,当然也没有喝醉,只是装作不胜酒力而已,回到军帐以后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军帐顶端发呆。

他其实挺喜欢一个人独处的,只是很多时候没有那个独处的时间,因为时间紧,他有无数事情要做,总也是做不完。???

但是有些思考必须要在独处的时候,在十分冷静的情况下进行,这样才能让他想清楚很多事情,做出一些清晰的决策。

比如这次战争之后该做些什么。

这一场战争给整个局势带来的变化还是相当明显的。

首先一点就是苏咏霖自己的威望大涨,确定了光复军第一名将的地位,这个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动摇的。

这个名号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同时也会引发一个名为猜忌的麻烦东西。

赵开山素来不是一个多么胸怀宽广的人,这一点苏咏霖是可以确定的。

打一开始接触没多久,苏咏霖就能感觉到赵开山貌似开朗豪爽,实则内心敏感多疑且稍微有些脆弱,这种人其实并不是那么好相处。

之前对付孙子义的时候苏咏霖就发现赵开山的胸怀和气量都有点可怜兮兮的,一旦发生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他那颗小心脏就开始不安分的跳动起来了,就要想方设法做坏事了。

刚刚取得第一阶段的胜利,他就要搞政治斗争,就要用极为粗糙的手段搞政治事件,实在是短视到家了。

这才占领几个州?

这就要确定自己的权威,还不让部下获取应有的利益?

刘邦当初为了做皇帝甚至不惜开历史倒车搞封邦建国,给人家裂土封王,让人家做真真正正的王,掌握实实在在的权力,虽然之后还是处理掉了,可是他依然确确实实的做到了这件事情。

这就说明做大事的人不需要那么在意一时的利益问题,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让渡出去一部分利益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只要让自己保持不亏的局面就可以了。

这是政治交换的原则问题。

如果实在气不过,可以记在小本本上,等权力地位巩固了,个人威望确立了再来翻旧账,到时候动手会更加容易,成功率也更高。

哪有刚刚取得胜利就来翻旧账的?

刚刚胜利就迫不及待地要把最好的揽在自己怀里,一点都不分润出去,以至于那之后一段时间里苏咏霖收到了好几份密信,都是试图与他交好的地方势力发来的试探。

还都是赵开山控制区域的那些较有名望的地方势力。

苏咏霖与他们虚与委蛇,暗中维持一定的联络,但是并不涉及实际的一些利益交谈。

因为此时此刻他还没有想要取代赵开山的想法,不能落人口实。

但是赵开山这样折腾自己人,自己人哪能不担心受怕呢?

不过这样一想,苏咏霖顿时感觉赵开山挺真实的,至少想到什么都写在脸上,办事也不拖泥带水,坏心思一定要及时兑现,好让大家都能确信他是个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