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掌中+番外 北境有冻离 978 字 5个月前

萧谙一哽:“再这般逞口舌之快,小心你这辈子都要在这山上过了!”

言毕,萧谙咬牙看向乌舟,乌舟也毫不客气地瞪了回去,两人的目光在这昏暗的山洞中撞在一起,恨不得将对方除之而后快。

他们为同一个心上人较起劲来,谁也不服输,若不是还顾及着要回去的颜面,两人恐怕早就厮打在一起了。

又过了许久,乌舟拨弄了一下火焰,状似不经意地问起:“你……到底为什么来救我?”

“我救你,只不过因为你对他很重要,他担心你。”

萧谙顿了一顿,眉目间带了一丝愧色,“虽然不知道你和他到底走到哪一步了,但后来想想,我确实欠你一个人情……若不是一年前你把他从深宫中带出来,恐怕以他那玉石俱焚的性子,最后我们之间,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

乌舟诧异地看向萧谙,见萧谙正凝视着篝火,身体微微紧绷着。火焰散发着暖融融的光束,映出了青年帝王沉静而端肃的面容,也映出眉眼间那浓浓的悔意。

他一时也有些愣住了,没想到皇帝竟然还会对他说出这样一番话,他就算是有再多的怨怼,也被萧谙这番剖白给顶了回去,只好沉默以对。

乌舟蜷着身子向左挪了挪,背过身闭上眼睛,迷迷糊糊睡去了。萧谙也向右转了过去,两人就这样背对背睡了一夜,也算是相安无事,直到乌舟在睡梦中听见了一阵纷乱的脚步声。

这些脚步声十分诡异,听起来并不像是暗卫,反而是带着浓浓的杀伐之气,这令乌舟立刻警戒起来,他推醒了萧谙,在萧谙破口大骂之前捂住了他的嘴,用口型无声地对萧谙说了三个字:有刺客。

萧谙心中一凛,这下也彻底清醒了过来,他凝神细听,果然也听到了脚步声。

萧谙想确认着来人的方向,然而声音都掩在雨声中,实在难以辨别……他只能尽量隐匿气息,可不知怎么回事,刺客仍旧迅速地找到了山洞的方位,正快步朝这里赶来。

乌舟久居深宫,甚至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更不可能结下什么仇家,那么这些人,就必定是冲着皇帝来的了。

萧谙与乌舟对视一眼,几息之间,他看出了乌舟的意思:由他先将人引开,萧谙只需要找时机离开即可。

原本萧谙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可正当乌舟要伸手去脱萧谙的衣服时,萧谙忽然想起来,上山之前他同徐京墨的保证——他一定会将乌舟完好地带回,绝不会让乌舟受伤。

这一刻,萧谙心中百感交集,最后都只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紧接着,萧谙按下了乌舟的肩膀,而后大步朝洞口迈去。

“你做什么!”乌舟瞪大眼睛,压住了喉咙里的惊呼。

“他们是冲我来的,就算你出去也无济于事。”萧谙步伐未停,声音听起来无喜无悲,“等我引人朝东边去,你就尽快下山寻人救驾……听清楚了吗?”

不待乌舟回答,萧谙已经走出了山洞,他连拦都拦不住。片刻后,高大的身影消失在滂沱大雨之中,再也寻不到一点踪迹。

在这之后,乌舟便立刻动身,只是雨下的太大,乌舟花了很长时间寻找下山的路,期间还因脚下太过湿滑而跌了一跤,腹部的伤口就是那时候不慎蹭到的。

乌舟将这些事长话短说,隐去了不少细节,然而徐京墨听后还是又急又怒,他叫乌舟回去休息,自己则立刻上山带人去找萧谙。

一上了山,徐京墨和暗卫们便分散开来,在山上四处寻找着。

随着时间的流逝,徐京墨想的心愈发焦灼,还有一种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恐惧——

万一,萧谙真的出事了,他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徐京墨心中满是担忧,不知不觉间就与暗卫们走散了。他拿着一根木棍,在山间费力地行走着,身上的蓑衣已尽数被雨水打透了,一股阴湿的寒意攀上了他的脊梁,手脚也因为被雨水浸泡而变得麻木而僵硬,几乎不能变换姿势。

连日的大雨使得土地被冲刷得泥泞而松软,行走都成了问题,更何况是疾走寻人,可徐京墨却没时间想太多,尽管他走得艰难,但他奔走于山林间的脚步未曾停下过。

雨水的冲刷使得气味消散得也很快,徐京墨没法靠信香来确定萧谙的位置,他只能一次次弯腰,执着地寻找着每一个树丛、山洞,以及一切可以藏人的地方。

就在俯身探查一处地势较低的树丛时,变故突生!

徐京墨身子探得太前,鞋底在大石上踩得不稳,一个打滑,身体失去了平衡,眼见着就要摔下这个土坡,撞上一处尖锐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