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江玉莫不是昏了头,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应长川则轻轻靠向玉几,末了,逐渐敛起笑意。

他没有问江玉“凭什么”。

而是问:“为何?”

满朝文武,无不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只管明哲保身。

唯独江玉,从不敛锋芒。

“今年的雨水,比以往丰沛,怡河决堤的风险也更大。必须提前迁走百姓,有备无患。”

想起被淹的羽阳宫,应长川缓缓点头。

江玉继续说:“更何况……怡河若是决堤,无数百姓将葬身鱼腹,幸存者也会成为流民,涌入昭都。”

少年的声音似山泉般清润,说出来的话,却无比骇人。

童海霖惊恐怒斥:“危,危言耸听,不可在陛下面前口出狂言!”

但江玉,却完全没有搭理他的意思。

他看着应长川的双眼说:“大灾过后必有大疫……流民与疫病相加,届时天下必定因此而动荡。臣无法坐视不理。”

江玉说的,就是历史上水灾的后续发展。

周太祖四年起,天下一年比一年乱。

揭开序幕的,正是这次决堤。

童海霖皱起眉头:“这都哪跟哪啊……”

下场雨,就天下动荡了?

这话说得,像是往年夏天都不下雨似的!

童海霖下意识观察起了应长川的脸色。

没有料到,天子的眸中,竟无一丝怒意。

反笑着问江玉:“爱卿可知,接下此事,便要担责?”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假如中途出了意外,账都得算在他头上。

……瞧这样子,陛下这是真要江玉上了?

“臣知晓。”

江玉的态度,无比坚决。

嗤,去了也是白去。

看到这里,童海霖看热闹不嫌事大地撇了撇嘴。

百姓受巫觋所惑,压根不听劝。

强行迁移,还会躲藏起来。

他倒要看看,江玉能有什么本事。

-

四十余匹快马,出仙游宫,向怡河而去。

江玉穿着晴蓝色的官服,骑马走在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