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半个时辰后终于退出宫室,奔向天子所在的朝乾殿去。

-

大司卜死了。

死时身上面色青黑,身上满是红疹,

不用仵作验尸,一眼就能看出是中毒而亡。

少司卜商忧于深夜赶往朝乾殿,到的时候面色极为沉痛。

“……大司卜虽死,但其过往行为仍不能简单以死抵消,”商忧叹了一口气,沉声道,“怡河两岸差些因溃堤死伤无数,每每思及此处我也极为愧疚。”

说话间,他又适时露出了哀痛、无奈的表情。

相比起总是一脸傲慢的大司卜,商忧的演技显然要很好许多。

朝乾殿上烛火轻燃,发出噼啪轻响。

应长川始终阖着眼,听到这里总算缓缓点头,并示意他继续。

江玉则同往常一般执笔,借着灯火记录交谈内容。

“吾听闻大司卜共收河款六百余万两?”商忧问。

玄印监点头:“对。”

“既然如此,这笔钱定是要由聆天台补上。”商忧的表情极为认真,似乎是真心想要补救。

他想了想说:“大司卜乃聆天台之长,他犯错整个聆天台也要跟着受罚才对。故而除了六百余万河款以外,为平民愤民怨……聆天台还要再上捐白银一千万两,用作赈灾筑堤。”

一千六百万两白银!

好多钱啊。

被强行唤起加班的江玉,瞬间来了精神。

他手指不由一顿,墨点随之重重地砸在了纸张之上。

……虽然早就知道聆天台有钱,但江玉也着实没有想到,少司卜竟然能一口气吐出整整一千六百万两白银来。

这么多银钱,不只够筑堤,整修整条怡河都绰绰有余。

话说至此,天子总算慢慢睁开了眼睛:“少司卜果真仁爱、为民着想。不过此事还不着急。”

江玉忍不住低头,强忍着笑意。

筑堤一事已迫在眉睫,怎么可能“不着急”?

应长川这样说,十有八九是想多敲聆天台一笔。

果不其然。

玄印监不知从哪里取来一个上圆下方的玉器,轻轻地放在了桌案上。

这是用来祭祀的礼器“青圭”,雕刻精美的暗纹下,隐约可以见到一点泥污它随太仆一道沉入怡河,方才捞出来不久,污泥还未洗净。

应长川看了那青圭一眼,轻笑着摇头说:“待查清太仆赠予大司卜多少财物后,再说也不迟。”

太仆罗启荣死得极其突然。

应长川早叫人去他家翻了个底朝天。

现在连账本都找到了,怎么可能算不清他给大司卜上贡了多少钱?

……想来明日一早,大司卜收了修堤款的事情就会传遍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