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纵观古今历史,走的最远的向来不是军人,而是商人。

他们是最适合深入折柔绘制舆图的人。

之前不是没有人想去折柔经商,可是折柔游生活习俗与大周迥异,压根没什么东西能卖给他们。

但酒不一样。

他们拒绝不了烈酒。

江玉终于笑了起来:“放眼全天下,这酒只有我们才做得出来。”

或许是酒劲上头,江玉直接把自己和应长川归为了“我们”,而对方竟也接受了。

说到兴起时,江玉又给自己倒了一盏酒,一口干掉后才转身对应长川说:“制酒需要甑桶,折柔压根不知道甑桶是什么东西。而陛下登基以后,曾命玄印监将民间甑桶全部收至宫中,并禁止再铸。所以现在,就连大周百姓也制不出烈酒了。”

少年的脸颊泛起了浅红,睫毛像蝴蝶翅膀一样扇动。

应长川下意识移开视线,笑着点头道:“对。”

两人你一杯我一杯,不多时便把罐里的酒喝掉了大半。

新酿出的烈酒后劲十足,江玉刚才还能口齿清晰地同应长川分析利弊,但说着说着便彻底晕乎了起来。

不但身体没了力气,眼前的景象也泛起了重影。

……好困。

江玉用力掐了自己一下。

少年明显已经喝醉,但他仍不忘自己今天的重点。

江玉忽然深深地看向应长川 :“臣以为,陛下应耐心等待三年,补全这张舆图……而在这期间,朝廷正好可以修整怡河。”

“望陛下三思”

-

少年的话掷地有声。

一遍遍在空寂一片的流云殿上回荡了起来。

话音落下后,江玉无比认真地看向应长川,一边眨眼一边期待对方的答复。

无论是深探折柔,还是怡河截弯取直工程,都是国之大计。

绝不可能今晚便草草定下。

……更别说提出这件事的人明显醉着。

天子停顿片刻终于缓缓开口,他正想说些什么,却见江玉……再一次端起陶罐,起手想要替自己添满。

“怎么这么快就没了?”江玉颇为懊恼地将陶罐放到了一边,“我也没喝几杯呀……”

说完,他忽然放下陶罐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看他这动作显然是醉的厉害。

应长川不由蹙眉。

他正要唤桑公公过来把人扶回房间,却见江玉一脸严肃地朝自己看来。

“陛下,有算盘吗?”

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