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下一刻,隔门终于阖起。

桑公公随之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等江玉反应过来的时候,应长川的声音已然消散在了夜空之中。

月光自窗外照来,冷静下来的江玉忍不住思考。

……同往常一样便好?

应长川该不会是让我继续保持从前的说话风格吧?

天子巡游期间,依旧每日都能收到从昭都传来的信报。

此时聆天台的丹师已经在玄印监的驻地,按照江玉给的思路做起了实验。

除此之外,昭都附近“屯田”的进展也颇为迅速。

次日,楼船甲板之上。

“回禀陛下,服麟军军营附近已屯出了数百亩良田,再过几日就能开始种植这一季的冬小麦了!”说话间,庄岳的神情颇为兴奋。

话音落下之后,他又忍不住稍有些遗憾地感慨道:“可惜今年这田还是垦晚了一步,这个季节只来得及种小麦,粟是完全赶不上了。”

一旁的另一名官员也笑道:“确是如此,只能先委屈大家吃几个月麦了,明年定当早早种粟。”

怡河平原虽然也种植小麦,但是按照历史记载,此时距离它变成北方地区的主粮还有好几百年的时间。

粟即小米,是目前大周北方地区的主粮。

最常见的烹饪方法为蒸和煮。

江玉穿越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这样的饮食习惯。

而无论再怎么不习惯吃粟米,他都未曾想过改以麦为主粮。

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流行于大周的小麦品种和现代有所不同,磨出来的面粉极其黏牙,几乎无法食用。*

基本只能做成所谓的“麦饭”,用筷子夹着一粒粒地吃,味道真的不是很好。

此时已经入秋,错过了粟米的最后种植时间。

想来明年小麦于军粮中的占比是会上升不少,也不怪这些大臣们会遗憾。

南巡至此,水路已经走到尽头。

说着说着说着一行人便下楼船,换乘马车向官道而去。

……

临海的烁林郡气候温暖,是大周第一个收获晚稻的郡。

此时田地上已是灿烂一片。

夕阳自小丘另一头照来,满地的稻田瞬间泛起了金光。

烁林郡太守娄倬正蹲在田地边,无比怜惜地抚了抚手下即将成熟、能够收割的水稻:“陛下,今年烁林郡天气不错,稻谷长得也好!预计将会比去年增产两成。”

虽说增了产,但是娄倬正的表情却不怎么喜悦。

紧紧皱着的眉头也未松开。

不同于位于辰江平原的桃延郡,烁林郡到处都是低矮的丘陵,压根没有几片平地能够种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