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回禀陛下,这几个官员都是土生土长的烁林人,他们还在学大周官话……”

偷瞄天子一眼后,又慌忙补充道:“呃,请陛下放心,曾经的烁林国没有文字,用的便是我中原文字。因此他们虽不会讲官话,但字却是认得的。”

周围几人也跟着一起如小鸡啄米一般点起了头。

……这几年真的是难为娄倬正了。

想到这里,江玉不由将同情的目光向他身上落去。

-

应长川早在楼船上就已摸清烁林郡已经探明的矿产数量、分布,今日只是为了与当地官员见面。

见他们磕磕绊绊连话都说不清楚,这一项活动只得早早结束。

烁林郡的太守府建在首邑最西侧,也是整座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

当地官员走后,应长川不紧不慢地起身向窗外看去。

方才被留作记录的江玉正准备退下。

然而他刚起身,便被应长川叫住:“爱卿以为烁林如何?”

烁林郡吗……

如今海沣稻的事情还没有落到实处,江玉本应该在这个时候旁敲侧击一下。

但是与流民打过交道,且刚见过当地官员的他,还是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自己最直观的感受。

江玉的语气分外认真:“臣以为烁林郡这个地方,实在是太适合割据造反了。”

“造反”可是皇帝最忌讳的事情。

话音落下,江玉便下意识看了应长川一眼。

天子先顿了几息,接着竟然也随着他的话笑着轻轻点了点头。

“的确如此。”应长川并不否认。

烁林郡这个地方距离大周政治中心太远,且地势极为闭塞。

最重要的是,连语言都不怎么通。

至今大部分百姓都只知自己是“烁林人”,不知自己是“大周人”。

要不是当年的烁林国因为饥荒而出兵攻打前朝夺取粮食,最后被应长川率兵镇压,或许直到现在这里还是一座独立王国。

朝中虽然没有人明说,可仍有许多人将此地视作累赘,并有着抛弃的念头。

见应长川的看法和自己一样,江玉不由稍稍放下心来。

他随天子一道向窗外看去,末了轻声说:“如今的烁林郡太守,曾是随陛下一道打天下的亲信,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之后的太守如何便难说了……”

现有体制下,太守不但掌握地方官员的任免,甚至还有不小的军权。

若是拥兵自重可就麻烦了。

江玉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养成直截了当的说话方式。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是在质疑应长川的统治能力。

海浪声不断于耳畔徘徊。

夕阳在海上映出金波。

应长川转身向江玉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