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本在偷摸感慨的江玉神情瞬间就是一凛,“回陛下,她正用您吓唬孩子。”说完他不由紧张起来。

……应长川不会和这些百姓计较吧?

还好,或许是海沣稻的事情有了一点眉目。

天子的心情似乎不错。

“用孤?”应长川不由挑眉。

江玉默默点头:“……陛下与服麟军征战西南十二国,威名传遍兰泽郡。郡内百姓因此非常敬畏您。”

在兰泽郡,应长川的大名极具威慑性,简直可止小儿夜啼。

这一点甚至被记载在了《周史》之中,流传到了千百年之后的现代。

江玉越说越紧张,同时忍不住观察起了应长川的表现。

下一刻,却见天子重新拿起奏报看了起来。

停顿片刻,应长川忽然随口轻笑道:“爱卿此言差矣。”

江玉不解道:“为何?”

刚才我可亲耳听到了兰泽郡百姓的对话,这段记载怎么可能有假?

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又多了几分底气。

同时直接看向天子双目,似乎是要对方说出个理由反驳自己。

应长川将视线从奏报上移开,忽然似笑非笑地看向江玉。

此生无声胜有声。

江玉瞬间明白了应长川的意思。

……原主好像就是兰泽郡人,包含在“郡内百姓”之中。

但是不对啊?

我明明也很敬畏应长川好不好!

-

历史上的海沣稻,再过千年才能传入华夏。

江玉本对兰泽郡官员找到的懂得海沣国话的百姓不抱太大希望。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竟真的有人说自己对这种以“耐旱”还有“不择地而生”著称的水稻有些印象。

到了兰泽郡后,那几名百姓便被第一时间请到了官府之中。

其中那名去过海沣国的百姓一边回忆一边说:“……回大人的话,海沣国那边耕作极其粗放,那边的人撒下种子,便不再管田地里的事。哪怕遇到雨、旱天气,都对稻田不闻不问。可就这样!稻谷仍好好地活着!”

他越说越激动。

而听到这人的话,与江玉一道来的庄岳心中却不由生出了疑惑:“真有那么神奇的事情?难道不是他们管理田地的时候你不在附近?”

百姓连忙摇头说:“回大人的话,草民为躲避战乱,投奔海沣国亲友足有一年之久,最近才回兰泽郡。”

像他一样前往海沣国逃难的人虽不少。

但这怎么说也于法不合……

说到这里他心中不由一虚。

见几名官员未有追究的意思,这才放心道:“这一年时间,草民自然不能白吃白住亲友的,时常会帮他们做些农活。刚才说的一切,绝无半句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