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在夏税征收之前皇帝下旨,将田赋的比例从原本的八税一,降到了十五税一。

这样一来农户们自留的粮食,突然比以往多了好几成。

再加上今年风调雨顺收成本就不错,百姓的负担在瞬间降低了大半。

夏收结束之后,本是一年之中难得的农闲之季。

但是今年夏季怡河平原上却格外忙碌。

几乎所有百姓家中,都在趁着这个时间扩建家里的粮仓并储存多余的粮食。

除了过去的常见的通风条件好,且干燥又防潮的阁楼式粮仓外,一部分在宁平仓工作过的百姓,回家后又按照宁平仓的样子,修建了小型的地下粮仓。

它修建起来更为方便、简单,取粮也更加快捷。

二者相配合,终于让这一季的粮食颗粒归仓。

……

太阳晒得石板滚烫。

官道尽头皆是滚滚热浪。

正午还早,但昭都街巷上的众人已躲入店铺之中,避免酷暑暴晒。

沐休前一日江玉便趁着天黑,乘马车回到了家中。

今天一大早,他就带着庄有梨与顾野九一道,来到了位于昭都的米粮巷内。

此刻他耳边满是商户们的声音。

“收麦,收麦”

“粟米贱卖啊!”

“粟米三十钱收!”

江玉穿着一袭玉白色的锦袍,衣摆上用银丝绣着水纹,手中还拿着一把扇子并不时轻摇。

完全一副霁月光风的贵公子模样。

见江玉出现在米粮铺前,老板立刻眼前一亮出来招呼:“这位公子,不知您是来买粮食,还是卖粮啊?”

江玉没有急着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垂眸向米粮铺中看去。

此时粮铺内的陶缸皆已装满了粮,地上还堆着几大包没拆封的麻袋。

除了昭都附近常见的粟米、小麦以外,竟然还有此地极少见的稻米。

江玉不由眼前一亮。

这一路上他们已经去了好几家米粮铺,这还是第一家卖稻米的。

江玉撩起衣摆走入铺内,直接朝老板问道:“稻米多少钱?”

“……这个啊,”老板一边观察江玉的表情,一边有些犹豫地对他说,“二百钱一石,公子您看如何?”

庄有梨不由睁大了眼睛:“这么贵啊?前几家的粟米不过五十钱。”

老板赶忙解释:“稻米皆种在南地,它价格本不高,主要是贵在了这一路运送的成本上。”

他的语气非常诚恳,说完之后还掬起一捧新米上前去给江玉展示。

米粮铺里的稻米是上个月初新收的早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