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对。”说话间,应长川也眯着眼睛看向车外。

他已经有多年没回过宓家,若不是江玉今天的那番话,应长川或许早将这个地方忘到了脑后。

……然而此刻,他却很想带江玉去那里好好走上一番。

江玉轻轻点头,方才还昏沉的大脑也一点点清明了起来。

据他所知宓家人丁本就不怎么兴旺,应长川的母亲共有一弟一妹。

她的妹妹就是如今的连仪公主,同为武将的弟弟则在前几年牺牲在了战场之上。

如今遗孀也已改嫁,家里彻底没有了人。

邢治的酒肆位于昭都城偏南的地方,距离宓家祖宅不远。

说话间马车便已缓缓驶入了高墙之内。

世人虽不知应长川与他父亲之间究竟有过什么矛盾。

只知整个应家在他登基以后都未落得什么好处。

大周朝臣都怕天子,因此在宓将军牺牲后,摸不清他对宓家态度的文武百官便也不敢再与剩下的旁支套近乎。

时间久了,这座位于昭都城南的大宅也变得格外清静。

若不是应长川亲口说,江玉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竟会把自己带到这里来。

-

马车缓缓停在了院内的青石板上。

宓家祖宅内的树木早已参天葱郁,夏风也变得不再那么燥热。

凉风吹过瞬间带走江玉身上全部酒意。

他忍不住好奇地四处打量:“陛下儿时曾在这里生活过?”

《周史》记载,靖侯荒淫无度、穷奢极欲。

同是大家出身的宓夫人与他关系并不好,常常带着年幼的应长川回到宓家居住。

“对,”应长川略有些怀念地朝四周看去,“这里要比靖侯府清静许多,我儿时便是在此读书、习武的。”

宓家人少连带着大宅内也没有多少家吏。

应长川来之前并未提前派人通知,以至于两人下马车到现在都没有见到几个人影。

随他们一起来的玄印监早退了下去。

应长川一边说一边带江玉走到了一棵树旁,他缓缓用手拂过树干:“这是我当年练剑时留下的痕迹。”

高大的银杏树上留有深浅不一数道痕迹。

哪怕已过去多年仍清晰可见。

……

应长川方才没有让守在院门口的家吏进宅通报,故而至今仍无人赶至此处。

虽然有多年没有回到宓家,但看到这熟悉的花草树木之后,应长川的记忆仍一点一点清晰了起来。

他凭记忆带江玉朝自己当年的住处而去。

宓家人少但是宅院颇大,路过一间堂屋室时,江玉耳边突然出现了“噼里啪啦”的算盘声。

他有些好奇地顺着窗缝看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