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穿着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这必须得做两身衣服来换洗。

至于她与伏安伏宁,还有罗氏的衣裳,等到把药材卖了出去,天气凉些再做厚实点的,也能省下一笔银子。

虞滢扯了许多的布料,温杏觉得不大对劲,这分明是做六七身衣服的布料,太多了。

但想着是弟妇自己的银子,她想做多少衣裳就做多少,她可不能插嘴。

买了布料和针线,虞滢又让掌柜便宜些把一些边角的布料卖给了她。

布店这一趟就花去了快五百文了。

为了赎大兄大嫂,虞滢先前准备了折算后的八两银子,现在还有三百来文的剩余。

现在买布则全部花了出去,还补贴了一些。

虽然知道所花的每一笔银钱都是花在了刀刃上,但虞滢还是觉得自己花销有些大手大脚了,心想以后可得省一省了。

买了布料后,多买了一盏油灯,然后是小半框能放得久的鸡蛋,想了想,又买了几斤面粉和十斤米。

肉没买,但虞滢还是买了几根筒骨,用来熬汤补身子。

虽没有给大兄大嫂搭脉,可虞滢根据望闻二诊看得出来,他们俩人的身体底子并不是很好。

买好了物什之后,才回了吴记食肆。

这几日没来,陈掌柜也没有算银钱,待她来了之后,才把这几天的银钱给结了。

三天的银钱,也就是六七十文钱,还是有荔枝冰膏的情况下才有这个数的。等再过几天,没有荔枝冰糕了,估摸着连每日二十文都没有了。

陈掌柜道:“这新鲜劲过去了,也没有那么多人来尝鲜了,往后的量也得少做一些了。”

听到这,虞滢暗暗呼了一口气,早料到这冰膏买卖不会好太长时间的,但尚能维持着一日十来文的收入,已然非常不错了。

陈掌柜再道:“虽然卖得没有先前那么好了,可这冰膏也是我们食肆独一份,那些个想吃冰膏的还是得来我们铺子。而为了吃冰膏在我们食肆吃饭的也有,所以还是要一直从余娘子这里拿冰膏,余娘子可莫要嫌钱少不做了。”

虞滢现在还是非常缺银子的,再说了,凉粉现在几乎不用她来打理了,所以怎么可能不接着做?

她笑应:“只要食肆一日继续能收我这冰膏,我便一直送来。”

说了一会话后,虞滢才与陈掌柜说 晌午时,霍衙差过来取她多送来的冰膏。

而后虞滢便与陈掌柜告辞,与大嫂买了两个馒头垫肚子,等着未时正点的时候回去。

虞滢想与竹匠仔细说一说拐杖的事情,所以没有回陵水村,而是直接去了陈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