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宅子的死去,还是决定先去看过再做商量。

吃完午饭,休息了半个时辰后,一家子都出了门。

先前是半刻就能到衙门,现在差不多一刻才能到衙门,来回就是小半个时辰,但之后有大兄与伏危一同去衙门,倒也能快些。

这东巷口的宅子比现在住的要大两倍,这青砖瓦房的,看着亮堂又干爽,梅雨天气也不会像土房子那么潮。

这环境对伏危和虞滢来说也还行,但在伏震夫妇,还有两个孩子眼里,这就是他们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豪宅。

伏安拉着妹妹在院子撒欢的跑来跑去,好不兴奋。

看着俩孩子这么开心,伏震夫妇心里头也定了。

——租了。

一是因二弟和弟妇想租这个院子,二是他们也让儿女和阿娘过上好日子。

虽然贵,但他们往后就再节俭一些,总能省出租房的银子的。

最后敲定,虞滢和伏危要的亮堂宽敞正屋,一间正屋和一间书房。

而大兄大嫂要两间偏小的屋子,夫妇一间,伏安一间。

罗氏则是正屋对门的屋子,与伏宁一块住。

安排好后,虞滢和伏危出四百文,大兄大嫂出三百文。

因出门时,虞滢觉着有可能会租下,也就带着一贯钱出门。在决定租下后,就当即找了屋主付了三个月的房租,签下契书。

宅子的事情已然定下,等他们回到西巷口的时候,巷口外停着衙门的马车,霍衙差则在马车旁等候多时了。

见他们回来了,霍衙差端着一个木匣子迎上前:“伏先生,余娘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伏危暼了眼马车,再而望向他:“霍衙差怎来了?”

霍衙差应道:“周知县说这回时疫能出现奇迹,也是多亏了余娘子,这赏是肯定少不了的,也说了,等时疫彻底过去后,再宴请余娘子。”

因巷子人多眼杂,虞滢便请他进屋再说。

进入堂屋,上了茶水后,霍衙差把木匣子放到了桌面上。

“大人道这回时疫花费了一半库银,所以只能拿出二十贯钱给余娘子做赏,然后米粮是二石,布三匹。”

说到最后,霍衙差道:“这些其实都是大人用私房来补贴的,余娘子莫要嫌少。”

虞滢忙道:“如此丰厚的赏,我又怎会嫌少?”

霍衙差笑了笑,看向伏震道:“那劳烦伏大郎君帮忙搬一搬这些米粮了。”

两人一同出去的,但却是伏震一人轻松地扛着二百来斤米粮进院子,霍衙差只在后边拿着几匹布。

霍衙差走时,虞滢塞给他一串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