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危点了头,与他并肩而行,行至无人的榕树下,陈郎君才背对人开口:“朝廷下了圣旨以反臣亲眷的名义削去沈太守郡守一职,再抓拿入狱,先行持圣旨的大臣领着两千人入了岭南境内,被寨主埋伏歼灭。”

“消息很快就会传回皇城,新帝定会盛怒,再派大军来缉拿,皆是沈太守就是反臣,先前沈太守对先生多有庇护也是许多都知道的事情,寨主让我来与先生说,尽快在一个月内从玉县离开,去寻得豫章周家庇护,新帝不看僧面也看佛面。”

伏危:“多谢提醒。”

“莫叔也有一句话让我转告到先生这处。”

顿了一下,才转述道:“霍善荣扶持的奸臣登上帝位,小人得志,定然不会放过铲除眼中钉的机会,先生小心了。”

伏危点头应:“你且与莫叔说,我心中有数,必然会小心提防。”

陈郎君把话带到,也就告辞了。

伏危看着陈郎君上马离去的背影消失在街头,也就收回了目光回衙门。

眼下危机四伏,越早离开玉县越安全。

他计划是在四月底离开,五月上旬到豫章。

现在已是四月初,还有二十日左右就要离开遇险,也差不多是时候把余家兄嫂接来了。

伏危初初听闻虞滢说要提前让余家兄嫂先来玉县,原不想同意的,但想到医馆总还是交接的,也就犹豫了。

交代不清楚,出了差错,医馆也开不下去。

伏危当初提议由余家长子接手,便是牵制住他们,让他们在这岭南扎根。

斟酌了许久后,还是应下了虞滢,但是在确定去豫章的半个月前才能接来。

一来一回,还要做准备,到玉县的时候也就只剩下半个月时间了。

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会另外安排,以免与阿滢有过多的接触,察觉不对劲。

至于余家其他人,伏危的理由也很是充分,靠着关系,暂时只把余家兄嫂的罪籍去了,但只能在玉县落户。

另外等他们离开玉县前一定把所有的人的罪籍都去了,接来玉县与六娘团聚。

余家收到伏危来信,还有两张新户籍的时候,余家上下都红了双眼,一宿未眠。

顾及李氏不宜大喜大悲,也没有一下子告诉她,而是慢慢透露些许端倪让她自己猜测,去玉县前才告知。

虽是提前喂下定心丸,但还是欣喜过望,撑着身体起来,没有牌位的情况下,就着天地给余父和列祖列宗上了香。

信上说到他们伏家要举家搬迁去豫章,一去不知何时归,永熹堂没有信得过的人接手,六娘便提出让大兄大嫂接手,接手抑或是不接手,三天后x时都会有马车去到余家。

他们所有人聚在一块商议,最终还是决定去玉县接手永熹堂。

信上,伏危同时也叮嘱未离开石地村之前,切莫把罪籍已去之事透露出去,以免旁人心生怨妒,从中使坏。

伏危所言,余家人自然理解。

余家流放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石地村比他们流放更长时间的多有人在。

他们得以恢复自由身,那些人依旧是看不到头,如何能不怨妒?

余家悄悄收拾东西,余家大嫂知晓带着孩子去不方便,只能忍痛把孩子先行留在家中,总归妹夫在信上承诺在去豫章前把所有人都接去玉县,也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