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可不管那些世家豪门要求禁止百姓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奏折,他们没人种田关他这个皇帝屁事,毕竟世家豪门拥有的地大部分都是不纳粮的,少部分纳粮也才二十纳一,和百姓的十中纳二相比,真是少得可怜。

他这个皇帝可没花他们的银子,也没吃他们的粮食,他甚至没要求天下万民供养皇家。

现在他有木爱卿,木爱卿通过海路和陆路,赚的钱够他享乐了。

可大梁的百姓还是那么穷。

除了天灾,更多是人祸,是那些剥夺农民土地、逼迫他们佃田佃地的世家豪门的错!

皇帝越来越老了,他不想再和那些占据大量土地的豪门世家大地主作对,他只想享受人生中的最后二二十年。

贤王偷摸将没田没地的百姓运送到海外这事他难道不知道吗?

皇帝当然知道,甚至还让人帮忙打掩护呢!

历史证明,每到皇朝末年,没田没地的百姓被逼迫到极点后,就会起义推翻皇朝。

对皇帝而言,会燃起革命、推翻皇朝的百姓少了是好事,对他的统治是好事,反正他又不靠剥削佃农收税,玻璃的独家生意已经足够皇帝舒舒服服地活个上百年了。

皇帝离开凤翔宫后,又来到乾坤宫。

他派去保护贤王父子俩的暗卫告诉他,贤王已经打下七个岛,并发现一个大陆,这些加起来,土地的面积已经有五六个大梁的州那么大,人口亦达到一百多万人,或许还不止,因为还有源源不断的土人加入其中。

贤王现在自称岛主,并未有建国之意,但他身边的人一再建议他建国,欲当开国之臣。

不过贤王仍是再二拒绝,说他身为大梁的贤王,不能叛国。

皇帝站在牌匾下,挣扎良久,直到夜深时方才回到御书房,写下一封信。

有消息灵通的皇子听闻这事,不禁一阵骚动。

他们父皇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想更改继承人?应该没有吧,毕竟他都没换牌匾里的圣旨。

直到皇帝宣布要去西南巡游时,皇子们总算平静下来,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骚动,这次监国的该是谁呢?

早朝时,二皇子默不作声地向前迈了一步。

他现在已经算是有“嫡子”了,嫡子带来的好处非常多,不少追随他的官员都感觉到放心。

可惜的是,这次皇帝没选他监国,而是选了九皇子。

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二皇子惊骇地发现,他们身后又有一批年轻的皇子成年,这些比他更年轻的兄弟们也加入了夺嫡,成为他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