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学术型偶像 铁马倦倦 2336 字 5个月前

要真说紧张的话,楚孑应该比她紧张多了,可他还是注意到了自己,反过来安慰自己的情绪。

楚孑见她笑了一下,也跟着又笑了一下。

“我们加油吧。”楚孑轻轻说道。

所有工作人员的手都不自觉地定了一下,这也是他们这帮学生参与的第一个这么急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但有了楚孑这句话,他们也一齐轻声说道:“加油。”

直播开始。

楚孑站在了长平村的门口,直视着直播镜头,先说出了刚刚想好的开场白。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璞兰大学历史学院的直播间,我是今天的主播,楚孑。”

听着楚孑的声音如此平稳,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连同稍远处站着观看的秦铎,都稍稍松了口气。

“我们今天来到了陕省长平村,我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带着各位走走长平。”

“可能很多观众要问了,为什么是这里?为什么是长平?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因为长平是第五批华国传统村落,如今这里是拥有近四百户的一个小小的村庄,以种植玉米为主要生计,正和我们祖国大地的众多村落一样,是无数基层干部扶贫脱坚工作的受益者。”

“而今天,我们就要在这样小而美的村落之中,和大家讲讲曾经在这里,距今2000多年前,发生的一场战役。”

说着,楚孑就走过了长平村的大门,登上了秦铎驾驶的轿车。

“虽然现如今的长平村非常静谧,安详,但也能见到这里独特的地貌环境。”秦铎在绕着长平村开着,“这里是路泽之交,三面环山,前面这条河流名为丹水,从北而南贯穿其中。”

楚孑说着的时候一边指着外面的地貌,一边不时看向镜头,显得非常游刃有余。

虽然秦铎一直知道楚孑很厉害,但此时才真的明白对方这个年仅20岁的青年到底有多厉害。

明明也只是半小时之前逛过一次,竟然就都把这些事印在了脑海之中。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东、西两座山脉之间的丹河谷底地势是多么的险要,在更远处的西边是马鞍壑,东边则是鸿家沟和邢村一带,整体宽约10余公里,北面则是很有名气的丹朱岭,南至米山,更是长约30余公里。”

“而这里,在先秦时期,正是秦、赵两国陈兵对峙的主要场地,不止有丰富的史志记载,在后代,直到今天,在这30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里,出土了无数戈、矛、金属箭头等等作战武器,还有钱币等等流通物,都是这里曾经发生过大大小小战争的铁证。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考古界的一个说法,‘孤证不立’吗?对于这里,可以说是证据满满了。”

“你们看,我们现在跨过了丹水,已经来到了长平村附近的永录村,这里村南有一片滩涂,名叫马鬃滩,据考古学家和历史专家的推测,这里曾是赵军操练战马的地方,再往南一公里,还有一个村子名叫三军,从名字也能看得出来,那里曾经是赵军的指挥部。”

“这里,是永录村西北面1.5公里的地方,就是我们第一站的目的地了。这里就是杨家山。各位能看到再西面一点的那个山峰吗?”

弹幕纷纷回答能看到。

秦铎也会意,驱车而上,楚孑又十分矫健地带着大家徒步了两三分钟,站到了山峰的最顶端,然后他示意摄像机向下望去。

此刻晴空万里,皓日当空,将正片丹水映射的熠熠发光,整片丹河谷地壮阔的身姿尽收眼底。

弹幕也稍稍停滞了一会儿,欣赏着这壮丽的景象。

“两千多年前,廉颇将军正是站在此处,观看战争的形式,大家肉眼所及之处,都有秦兵和赵军厮杀的身影。”

“因此,此陵名为将军岭。”

楚孑说完,沉默了一会儿,给弹幕以时间充分领略此处的风景。

虽然只是寥寥几句解说,但不难让人想象,曾经的赵军首领廉颇将军,站在此处所看到的场景,以及他的内心,该有多么痛苦与悲壮。

之后秦铎再开车,带着楚孑来到了将军岭之下。

这里是一片净土被保护起来的考古工地。

“将军岭高百丈尺,不知道当年廉颇将军登高远眺的时候,可能想过,就在此岭之下,会成为无数将士的埋骨地。”

“是的,现在在大家面前的,正是长平之战的其中一座尸骨坑。”

镜头扫过面前的考古工地,这里并不大,只有十余米长,四米多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