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人间世 控而已 2715 字 3个月前

回龙岩的第十天,容若在电话里只听到了嬷出气的声音。妈妈接过电话说:儿子,回来吧。

那是嬷临终的声音,他坐飞机到厦门的时候,是晚上十点左右,那时不敢打电话回家问,只是一直赶路。厦门下着下雨,五六月的天,竟然有些冷。他没有带伞,冲在雨幕中,打了辆的士回龙岩。

嬷是当天下午五点,当运回家中,二姨赶到之后才肯咽气的。容若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那时看见的只是穿着寿衣躺在那儿的嬷了。

嬷的尸体是浮肿的。妈妈掀开她脸上盖的白帕子,她的眼上放着两枚铜钱,口中含着一个鸡蛋。那张脸,根本已经不是她的了。穿着生前不可能会穿的华丽旗服,直挺挺地躺在她曾经睡的那张床上。

容若把帕子盖回她的脸上。

嬷已经走了。

那个被他称为嬷的人,其实已经不在那里了。

在他小时候,嬷经常说起婆祖的死。她说婆祖从好端端的到死去不过三天三夜,摔了一交就死了。那样的死法真好,不拖累别人,不拖累自己,是个好死。

然后嬷就念叨着,希望自己也能有个好死。

他想:人怎样才能求得一个好死呢?嬷一生正直善良,不曾做过什么坏事。她最经常念叨的坏事不过是六零年快饿死的时候夜里去田里偷邻村的稻子而已。

他认为的短暂时光,在嬷那里过得多么艰难。他认为还长的一辈子,在嬷那里已经没有了。

人生这个词给他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似乎总是希冀什么,什么就不会来临。

因为嬷的过世,原本已经在北京和xx报社签约的容若毁约了。把简历投去了一中。

因为那些天,他总想着那样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

至少他还有老爸老妈。

事实就是,当他回来工作之后,老妈终于开始摆正他的地位,答应让他住老哥的房间,把老哥的东西都搬到他原来那个房间去了。

容若不是不知道,对老妈来讲,她其实从心底盼望老哥能回家工作,因为老哥“邱”这个姓对老妈来说意义非凡。听说当年外公时常无端端嗟叹:怎么就生不出个儿子呢?这种话听在自小好强的老妈耳中,自然很不是滋味。

她虽然是男子能做的事样样都能做,一点也不比男儿差,但终究是个女儿。当她自己决定要招赘的时候,外公没有太赞成,也没有反对,心里应该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想有子嗣,一方面又不想因此事耽误女儿的姻缘。招赘之路的艰辛就不提了。老哥作为这种艰辛最必要的产物,地位肯定是要比较崇高的。

不过老妈好强归好强,在老爸那样的人做了她几十年老公之后,也变得看得开了一些。关于老哥留在广州工作一事,她也没说什么。在她眼中看来,做母亲的,怎么也不能阻止儿子的前途。况且龙岩也真的是庙子小了,容不下菩萨,没有哪个医院愿意招博士的。

容若的回家工作,其实是在爸妈的料想外的。小儿子一向自由,也很我行我素。也就是说,虽然懂事,却不太听话。 主张虽然不多,真的要做什么事也一般不和他们商量。比如说不去体校了,就不去了。练了七八年,就那么轻巧地放弃了。比如说要读文科,就去读文科了。也不想想文科生多难找工作。比如说要读研究生,就去读了,日子艰苦也不跟父母喊穷。

还比如说,妈妈催着他找女朋友,他却总说:急什么,缘分还没到呢。一副逍遥的样子。

这样的小儿子,老妈都懒得管了,总说:你爸爸教出来的,要他负责。

他们也没想到,这样的小儿子竟然会回家工作。用老妈的话说,还以为将来不知他会跑到非洲的哪个角落去教中文呢。

第51章

一年前的事,想起来,有时觉得嬷应该还在世似的。有些事情,想起来那么近,可是考究起来已经不知过了多少年了。

人的记忆,却是有选择性的。也有些事情,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一点儿影子也没有。近一年在家里,闲来无事清理过去的东西时,总能发现一些早已被自己遗忘的东西。

原来人真的舍不得忘记的事情,就那么几件。人舍不得忘记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现在在一中上班的容若还是一样很逍遥。至少不用经常吃盒饭这一点让他非常满意。工资虽然不高,每月缴纳老妈处的餐费还是绰绰有余的。老妈还在上班,过去的三餐基本上都是嬷做的,嬷过世后老妈弄了一段时间,实在是不怎么拿手,就交给了退休的老公——老爸在九年前设法回到下海前的单位重新上岗,直到去年才退休。老爸早上起得也比较早,只不过要去公园练太极,有时间把粥放下去煮,却赶不及在老妈和容若上班前回来。弄早餐的后续工作就交给了小儿子。

回龙岩的第十天,容若在电话里只听到了嬷出气的声音。妈妈接过电话说:儿子,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