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人间世 控而已 2681 字 3个月前

好一会儿,才转开视线,看着窗外黑暗一片的住宅区,说:“在考虑了。”

后来,说着时候不早了,该睡了。

那张床不大,幸好是夏天,可以一人盖着一条被单过夜。

南风的窗子就在床的南边,容若在梦中能听见南风带来的那些清冷的风铃声。谢敏躺在他的身侧,安静得像是假装睡着的样子。那使他不断地怀疑,这样的夜里,这样恬碎的声音,倘若只有他一个人的话,怎么睡得着。

作者有话要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水干涸了,鱼儿们不得不处在陆地上,于是互相用自己的唾沫润湿对方的身体,用呵出来的湿气熏湿对方,与其在这种患难当中见识到这样的真情,还不如不要遭受这样的患难,都拥有一片自由自在的江河湖海,快乐地各足深水,无复往还,彼此相忘,恩情断绝。

其实原意是用来比喻与其在淳风散尽的艰难时局下盛誉尧舜的明治,非难纣桀的暴虐,还不如在大道之世,物各逍遥,也就是老子说的: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也是古代圣人所向往的最理想的治世。也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化用于帝王之道的最高境界。

好吧,扯远了~人人都满足,就是治世了。不过那是不可能的= =

第65章

高中语文老师,虽说是主科老师,但假如不是班主任,也不见得会忙到哪儿去。说起语文,在字也会认,文章也会写的高中还想让学生学些什么的话,只能讲得广或深一些了。容若一向认为所谓的国文课,单凭那一点教材,只会让教师和学生都陷入迷茫。难道把那些其实可以见仁见智的现代文背得滚瓜烂熟吗?执着于教材的话,会让学生的知识面变窄,常识性的东西也很多都不了解,虽然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照教材来讲是最轻松的了。但是教授的东西假如是学生都知道的话,不过是在浪费他们的青春。

容若有这样考虑过:汉语白话的写作,存在时间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有价值的白话作品在所有汉语文字作品中,不过是淹没在文言作品中的沧海一粟。汉字和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表意性以及数千年不变的相承性。如今除了特殊的语言学家,两百年前的英语符号是没人读得懂的。可是接近三千年前的文字,只要认识汉字,还是可以看懂。而自从秦汉隶书使用之后,那后来的作品,哪怕看原始文件,也能读懂什么意思。

当然,虽然对六七十年前的读书人来说,这是件很容易的事,但现在的孩子有渐渐把这个能力遗失的那种趋势。

他没有认为简体字有什么不好,因为由小篆变隶书,简化了字体,汉字才能成为更多人的工具,简体字也是为了照顾全民教育而做出的让步。

只是他觉得遗失了某种重要能力确实有些可惜。

所以在他的语文课上,一般会花一些的时间讲解课外的内容,重点就在某个常见汉字从出现到发展的字形,字音,字义的演变,并且举例。其实这些内容,有几本重要的字书和工具书就能掌握,但现在的孩子恐怕还找不到门路。然后的重点就是古代名篇的赏析,或者是穿插一些文学史或文字史书法史哲学史宗教史音韵史民俗史或哪怕是方言上的趣闻之类的。高中生的话,不要求太深入,关键是要广。容若觉得自己初中时那位语文老师就挺广博的,讲了很多趣事,到了后来他还能记得。

不过教书也不能太任意妄为了。这部分的内容,他只能花一半多一些的时间来讲,另外一些时间,还要提一提教材。如果不提的话,说不定孩子们就完全不去认教材了。然后,在接近下课的时候,还会推荐一些合适他们看的书。

因为要系统地讲课,他觉得做老师后反而学习得更有方向了。当然他自己阅读的书也要足够多,有时候也会有些力不从心——老实说,龙岩能买到的书太有限了。

以往虽穷,可是有整个北师大图书馆乃至北京的各个图书馆做后盾,他也不觉得过得拮据。出了学校,看书居然那么困难。龙岩的图书馆摆的几乎都是益智性的一般书籍,新华书店里有2/3以上的书架上摆的是小学生和中学生的教辅。正经的文史哲书籍,只会在新出版的时候被选择性的进一些,选择出的结果又都是符合人民大众审美的。

席殊书屋的话,这一类的书倒是比新华书店还要多一些,不过也只多了那么一些。而且偏重西方哲学研究方面的。那些他看来有价值的书也是常年摆在那儿生灰,进新书的话也不频繁。

好一会儿,才转开视线,看着窗外黑暗一片的住宅区,说:“在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