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好朋友 控而已 2670 字 4个月前

“快去吃吧。一会儿饿坏了。”林溪说,“我真的没事了。”

第二十章

张咸右在学校里徘徊了一阵子。决定还是不吃了,回寝室睡觉就好了。

六月的话,农历就是五月了。五月是仲夏,按旧历来说,应当是夏的最正中了,会热成这样,也不奇怪。接下来的六月七月,夏末和初秋,在中原以南,本质上还是夏--正如之前说的,这两个月的温度和台风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故而那个时候的热,视年份而定,在武汉这种中部偏南又是平原的地方,和台风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不管怎么样,农历五月的热是一直不可更改的。因为五月,常常还没有台风。

夏初之时,树叶就会逐渐从嫩变长,颜色一点一点加深。仲夏之时,叶子已经几乎是翠绿的了。厚,且水分最足。

晚上走在碧珠长廊,抬起头的时候,已经不能看见冬春时可以看见的天空了。葡萄叶子已经附满了整个廊顶,密密麻麻。到了秋天的时候,就会有不大的葡萄串儿垂下来。多是叫鸟雀儿啄了。那葡萄没人打理,是酸的,除了鸟雀之外,估计也没人有兴趣。

他穿过长廊,绕回学子苑。

回到寝室门口,往常放在裤兜的钥匙不知怎么的找不着了,他便翻开书包找。

自那天乔信断了钥匙在里头后,当天就换了锁,新的钥匙是单根的,他一直犯懒没挂到以前的钥匙串上,所以比较难找。

“二系的人怎么说开刀的时候她本来就只有一条输卵管?”屋子里传来陈亮的声音。

钥匙摸到了,在书包的底部。

张咸右没有开门。静静站在门外。

“谁造谣,瞎说的。”乔信轻描淡写。

“洪松女朋友说的,她们寝室有个人的师兄当时还上了那台手术。”

“没那回事儿。医生什么都没说。”乔信以他一向肯定的语气这样说着。

屋内的交谈停了。张咸右转个身,决定还是去把饭吃了。无论怎样,饿死了,可就什么也没了。

德智医学院的正门口朝向航空路。张咸右刚来那年,门不是现在这样的,是一个很普通的门框,贴着黄色的马赛克。去年还是前年,他也记不太清楚了,某天他们经过校门的时候就发现校门被敲掉了泰半。疑似恐怖分子袭击的废墟现场留着一台巨大的掘土机。其可铲可凿的机械手高高停在空中。就好像德智医学院的青红砖人行道每年一定要每块被挖起来搁在一边一段时间再重新放回去一样,为了事业的机建组领导们每年都会寻思学校的某处进行动土。他们进校那一年是老八大,在进校时还存在,一段时间后夷为平地,变成树林--号称宝龙广场,和园林组共同创收去了。只是没料到,校门也被动到了。在大门禁止出入后的几个月,他们就看见了目前这个利剑似的校门,左边是利剑,表面划分成数个格子,贴了透明的绿玻璃--数月后有一块玻璃不见了,对此学校内产生种种猜测,例如昨夜一阵强风刮下来砸死了个人之类。那之后他们发现那把剑增粗了,玻璃的边缘用厚厚的铝合金镶了边。右边就是一个小房间,坐着保安们。中间,本该发挥门作用的中间,便是最流行的伸缩自动门。

偶尔张咸右也想过,学校大门怎能弄得这么丢脸?不过仔细一想,弄得太优雅了,机建组的同志们过几年要拆了重建,岂不是会很心痛。这样就刚好了。那还真是善解人意的一群同志。

学校门口的左边,以往每天入夜,就会有诸多水果摊摆出来。当年的武汉人还是很规律作息的,晚上过了七点,校门两边的店铺基本上都关门了。那时候小摊就可以占据两旁的人行道。水果比白天的便宜,只是短斤缺两现象很严重。某年城管发了威,举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大围剿,缴获了匪军无数的弹药之后,这一带入夜就再也没有被人占据过了。

只是学校对面的那些麻辣烫摊子,炒粉摊子,怎么也赶不走。每天到了九点左右,就会悄悄地摆起摊子--摊子通常是和三轮车或小货摩托连在一起的,只要远方传来疑似城管的喇叭,摊主就会骑上车,蹬着潜伏到通往小市场的那条巷子里。直到城管们的离开。

也许正是那条巷子的存在,决定了路的这边和路的对面摊子们的不同命运。

张咸右走出校门,穿过航空路,到了路的对面,向炒粉摊子要了一份炒粉。

吃喝拉撒。

也是一种事情。

有病有痛,也是一种事情。

自从上大学要交学费之后,学生们家长们不知骂了多少年。到了现在一看,国家还是优待学生们了。倘若不是的话,生个病,住个院,要是不能报销,就会变成他现在的样子。

“快去吃吧。一会儿饿坏了。”林溪说,“我真的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