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情答应了一声,道:“这些我都备好了,又怕去上学的车轿不暖和,还特意嘱咐小茶房多烧了热水,回头把那兔子毛的热水袋灌上,坐在车里,那个暖身子岂不比手炉要好?”

碧月便点了头:“不错,就这样吧。叮嘱小茶房将姜汤酽酽地煮上一锅,你用水囊灌上,再将保温的棉套子包上两层,叮嘱兰哥儿身边儿的小厮,到了学里就放在熏笼上暖着,盯着兰哥儿喝下,比那些御寒的汤药都强。”

“唉,我知道了。”陶情应了,又听碧月转身吩咐雪霏:“等姜汤好了,盛出来,给院子里上上下下的都分一分,这个时节,染了风寒是最不爱好的。”

雪霏应了,笑道:“姑姑放心,我知道了。”

碧月又问:“柳依呢?让她去找大毛衣裳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

来思忙道:“大毛衣裳找出来了,是素云姐姐打发她去催炭例了。”

碧月这才笑了,知道素云的打算,便道:“既然这样,你再去看看,若是在平儿跟前,你只说是奶奶吩咐你叫柳依回来:这事情是预料不到的,府里的炭例一时不凑手也是有的,不可难为人,咱们只从外头采买些周转罢了。”

来思一贯最是伶俐,听了碧月这样嘱咐,就知道碧月的打算了,于是将碧月的话重复了几次,点头应了:“奴婢知道了。”

出去找柳依,果然她就在王熙凤的院子里催着府里买办的钱华家的,只说一早起天就冷的不像话,屋里剩的炭火不多,怕日子难过。

这时来思过来,眼见平儿就在一旁劝着,便压着声音将碧月嘱咐的话说了,却也保证在平儿能听到的范围内。余光瞥到平儿若有所思地站在那儿,方才扯着柳依出去。

再说碧月一大早就打发院子里的心腹婆子出去给常琳传话,常琳那自小被常嬷嬷洗脑的,听了这个连忙答应了,紧赶慢赶地凑了银霜炭、红罗炭各百斤,又备了黑炭柴炭百斤,大车拉着送进了荣府,放进了碧月早打点出来的空屋中。

这东西不少,但也不算太打眼,何况由仪早在早起定省时打过王夫人的预防针,倒也没在府里掀起多大的风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