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身边做主的是赵青和陶情夫妻两个。

他们两个是典型的女大男小了,不过因为都在贾兰身边办差而时常见面,陶情早年无心男女之事,便一直留在贾兰身边,而没有出去婚配。赵青是贾兰奶嬷嬷的儿子,又大贾兰一些,开窍的早,许多年前就喜欢上了陶情。

长大以后就求他母亲赵嬷嬷求了由仪将陶情许配给他。赵嬷嬷一开始不愿意,毕竟陶情大了贾兰少说六七岁,但后来见赵青实在喜欢也拗不过儿子,何况陶情的性子她是清楚的,最稳重沉静也是最温柔的,做自己的儿媳除了年岁大些竟然没有不合意的。

于是求了由仪,由仪又问了陶情的意思,见陶情点头了,方才给二人许婚。

婚后一年,二人得了一字,求了贾兰赐名:赵明均。如今两岁上了,就跟着来了南方。赵嬷嬷身体还硬朗,见小主子和儿子儿媳小孙子都要下江南,干脆利落地收拾了包裹,也跟着来了。

如今一家人被安排在府邸角落上一处小院子,白天赵嬷嬷照看小孙子,陶情和赵青夫妻俩一个在由仪处管事,一个跟着贾兰,因为早些年学过文墨又颇有些聪明的缘故,在贾兰身边也算个“臭皮匠”。

如此忙碌了一日,总算安顿下来。

贾兰领了官印上差,由仪则在县衙后面的府邸安顿了下来。

这来了个新老大,新老大上任又带着老娘,本地地头蛇的内眷自然得上门来拜见。

领头的是县丞夫人,八品敕命,安许氏,外人称安娘子。主簿夫人是九品敕命,郑安氏,与县丞夫人是姑嫂关系,也就是说本地主簿是县丞的妹婿。师爷夫人无品,夫家姓庞,外人尊一声“庞夫人”。

县丞夫人三十岁上的年纪,穿着身绸缎衣裙,发髻上簪着一支黄澄澄的金钗,打扮的还算得体。浓眉凤眼,顾盼神飞,看着就是个极利落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