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0章各取所需的联合

而这种雇佣之意,犹如岛国武家的本质。

奉公恩赏也可以被看做一种长期雇佣,地头地侍忠诚于大名,愿意跟着大名吃香喝辣,欺负弱小。

但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地头地侍很容易动摇,优先考虑自己小团体的利益,大名势力分崩离析的速度,有时候快得让人目瞪口呆。晕

织田信长虽然做了些许改革,但她改变不了武家的本质,她的织田军团里的各个小团体一样是自私自利,容易动摇。

在荀子看来,雇佣兵就是亡国之兵,齐国迟早要完。

而比齐国高一个层次的魏国,玩的是编制兵。

招募强壮的勇士,给予土地,家人免税,作为有产阶级的魏武卒,土地财富都被绑在魏国的战场上,自然有心杀敌,奋勇向前。

斯波义银的斯波编制,可以看做另一种魏武卒。

斯波家的姬武士有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坚定支持斯波家,愿意为了保住自己与斯波家绑定的利益,拼死作战。

但这种编制兵,在荀子看来却是危国之兵。晕

因为编制兵会老,会衰弱,为了应对战争,魏国不得不招募更多的编制兵。

而另一方面,老兵们虽然打不动了,却不喜欢被新人比下去,失去自己的良好待遇。

新老编制兵的龃龉,为了应付战争不断扩张道编制,迟早会压垮财政,难以为继。

所以在荀子看来,魏国的编制兵是危国之兵,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兵员还好,但长此以往,一定会越来越臃肿,暮气沉沉,危害国家。

简单来说,编制壮大不了魏国。编制导致垄断,垄断导致僵化,作战效率只会是越来越低。

斯波义银手中的斯波编制姬武士,可以被看做危国之兵,虽然荀子看不上眼,但对付织田信长的亡国之兵,却有着降纬打击的功效。

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小团体的织田家臣团,到关键时刻怎么可能打得过编制团结,一致对外的斯波家臣团?晕

斯波义银能在余吴湖合战击败织田信长,看似是神迹的巧合,但在巧合背后,却是斯波家对织田家在经济政治两方面的降纬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