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自由换自由】

所以自然,他收获怎样的威望都不为过。

那些劳改营的犯人同样对马哨产生了崇拜,许多原本抗拒改造的人,在疫情结束后都变成了虔诚的灵谕教信徒,或者说马哨的信徒。

他们纷纷选择争取假释,学习阿帕奇语,并让家人搬到眠熊城定居,以此获得有条件的自由。

他们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给自己争取自由,也是为了家人以后的安全,毕竟眠熊城是唯一一个可以抵御瘟疫的地方。

马哨派出使者和犯人代表,帮助犯人们传递消息。

七月的时候,犯人的家属就已经陆续赶到眠熊城,甚至有的是整个氏族一起赶过来的。

听说眠熊城是一座可以抵御瘟疫的“圣洁之城”,一些氏族举族迁来。不仅是犯人所在的氏族,临近的氏族在得到消息后也有赶来。

于是,整个七月份,眠熊城的人口增长了大约一千人。

八月份更是只多不少。

眠熊城再次开始了快速的规模增长。

规模一大,问题也多。

其中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是奴隶问题,部分印第安氏族也有蓄奴的传统,比如猫头鹰所在的森林部落本部,就是一个蓄奴大户。

两百多人的氏族,有四十多个奴隶,大部分是从犹他氏族抓来的俘虏。

眠熊城当然是没有奴隶制的,但马哨也没有强行释放这些奴隶,而是制定了一套补偿方案。

首先,奴隶主不能在眠熊城定居,想要住在眠熊城,必须在眠熊城释放奴隶。

而只要他们的奴隶成为了眠熊城的居民,他们就可以获得一笔补偿金。

补偿当然不高,远低于奴隶的市场价格,但印第安人蓄奴本来也不严重,为了住进“圣洁之城”,绝大多数奴隶主都愿意这么做。

而如果是犯人或者犯人家属拥有奴隶,他们既可以选择和普通奴隶主一样,释放奴隶领取补偿,也可以选择“自由换自由”。

所谓自由换自由,就是他们给奴隶自由,眠熊城给他们减刑,至少减一个月,最多可以减两年。

显而易见,这会催生出一些特殊的交易。

眠熊城的一个入口处搭了个棚子,几个士兵和萨满坐在棚子里,身前的桌面上堆放着各种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