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5章 李秀英教子

大明墨客 谁家郎 1231 字 2022-09-04

李秀英愣了一下,随即喜上眉梢:“我儿识得铜钱上的字?”

“嗯,听娘亲说过几遍,孩儿就记下了。”

这个消息如同炸雷一般的把李秀英轰的七荤八素。

难道我儿是天才?仅凭我说几遍他就能识得?

也不怪李秀英惊讶,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愚昧,斗大的字不认识一升,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当然这也跟封建统治者的愚民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统治者都希望治下之民傻不拉几的安守在土地上耕作,有哪个统治者希望民智大开,可以和他们的皇权神授理念做斗争?

他们只需要少数精英读书人巩固统治就够了,农民嘛,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地里干活来的轻省。

这个时代,尤其是刚经历过元末的动乱,能读书识字的人还真心的不多,要不是家中富裕的,谁家能供养的起一个学子啊。

别的不说,就光是蒙学的费用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担的,就更不用提消耗很大的笔墨纸砚了。

上学说白了就是一个耗钱的事情,对于刚能温饱的穷苦百姓来说,这就是可望不可及的。

明朝立国之初,非常重视文教。

在全国各地的府、州、县设置县学,又在防卫区设卫学,在乡村设社学。

为适龄的孩童入学提供便利,可是就这也不是谁家都能上的起学的,关键是没钱。

李秀英一把搂过儿子,激动的眼泪都下来了。

“我儿乃天才也!”

她自身是识文断字的,家还没破的时候,曾跟随家中的塾师读过蒙学的典籍。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至今她都记忆犹新。

虽然她学的只不过是简单的蒙学书籍,也没有学过更高深的儒家经典。

但是教授自己三岁的儿子识字,这已经是足够了。

李秀英此刻已经没心思数钱了,匆匆的把钱收起放好。

在院中平整了一块地方,找来沙土覆其上,拿起一根细竹子在上面写下“洪武通宝”四个大字。

然后把竹子递到儿子手里:“儿子,写下来。”

说完,一脸期盼的看着稚嫩的郑长生。

这有点小题大做了吧?郑长生心里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