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捧杀

五大国互相看不起的同时鄙视其他国家。

二等强国互相看不起的时候羡慕着五大国同时鄙视其他国家。

有佛门背书的国家看不起狐假虎威的二等强国并且羡慕五大国的同时看不起连国名都没有的地方势力。

然后大家一起鄙视殖民地的垃圾。

哪怕是人口相对较少的水之国与风之国,常备军也在两百万以上,这就是五大国横行霸道的底气。

火之国的伊凡四世可以轻松的征召一千万火之国青壮年,这里的轻松指的是不会严重影响国内的生产生活。

这其中固然有火之国人口众多的原因,却也说明了火之国的工农业体系比其他四国的基础要薄弱许多。

雷之国成为大国的时间并不长,情况很特殊,不好展开讨论,直接说结论就是雷之国如果征召的军队超过七百万,社会就会出现结构性危机。

土之国虽然人口没有火之国那么多,但是气候优异土地富饶,工农业发达得多,咬咬牙也是能征召一千万军队的。

如果在美之国的独立战争发生以前,雷之国敢跟土之国大小声,威廉一世怕不是要跪下给小他二十多岁的路易十七斟酒认错的。

夹在土之国与火之国中间的雷之国,地缘位置非常的“好”,周围都是好兄弟,拳头又大,说话又有道理,超喜欢听的。

毕竟雷之国不是土之国,知道什么叫认怂。

但是数年的海外战争,在土之国与水之国将精力放在新大陆的时候,雷之国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群面改革。

从政治到经济再到军事。

等土之国以为自己随便扔一百万军队到边境就能逼迫雷之国认怂的时候,才发现错得多离谱。

于是一场长达五年的战争,从局部的小打小闹一直演变成了数百万人伤亡的全线边境战争。

土之国前后砸了七百万人在自己的东线,雷之国也扔进去五百万人在自己的西线。

虽然看起来土之国至少还有三百万战争预备队的军事潜力,但是土之国在海外还有大量的殖民地需要军队驻守,被水之国的舰队卡着外海通行权,根本没法往本土调集。

最终的结果就是边境省份沦陷,一路被雷之国打到凡尔登要塞。

正因为传统鄙视链的真实存在,这一场实际上波及了差不多整个大陆核心区域的战争,被视为土之国与雷之国的争霸战争。

最有意思的土之国与雷之国的王室居然没有互相宣战。

双方各有几百万人死在了对方手里,没有宣战,土之国与雷之国并没有在法理上进入战争状态。

有意思吗?

没有,不过是盟友的要求罢了。

因为土之国与水之国在路易十七复辟的时候曾经签署了一份有效期二十五年的和平协议。

而水之国为了拉雷之国入坑,又与雷之国签署了一份攻守互助同盟的协议。

所以雷之国不能与土之国正式开战,不然水之国就会陷入三角形的违约的困境。

反而是火之国因为与土之国签署了针对雷之国的攻守同盟协议,所以这一场战争,法理上是火之国与雷之国处于战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