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于敬王来说,他并不缺儿子,也不缺出色的儿子。

而谢远虽然是他的嫡长子,但自幼就不在他身边长大,他第一次听到谢远的存在时,心中所想的也只是还好这个孩子和他没有感情,将这个孩子送到长安为质最是合适,将来,他还可以利用这个孩子对他的濡慕之情……

可惜,他倒是有心利用这个嫡长子,这个嫡长子却被元朔帝教导的真的和永和帝极其的亲近,并且,在元朔帝去世后,这个嫡长子还做了新的藩王,并且一力和他这个生父撇清了关系。

这种情形下,敬王原本就不缺儿子,谢远又不是那种任他拿捏的性子,敬王又如何会喜欢这个孩子?

只是,敬王没有料到的是,他原本想要利用谢远,然后在利用之后,给谢远活着的权力,却不将许给谢远的东西给谢远。他想,无论如何,谢远的生母和唯一的弟弟都在他这里,谢远只要不糊涂,就该知道自己是要投靠他,还是要继续跟着那个糊里糊涂的谢容英。

结果……敬王显然没有想到,谢远还有第三条路走。

谢远要自己另起炉灶,要和他一样,去争抢那个位置。

敬王想到这些,脸色就开始隐隐发青。

怎会如此?岂能如此?

定、敬二王猜到了谢远的用意后,就有心想要将那些流言给压下去。

可惜,谢远原本就少年成名,幼年时有想出册书,造福文人的名声,十二岁就上了战场,为保卫边境,立下赫赫战功,后先帝继位时,又想出了晒盐之法,而第一个考试选官,令寒门子弟有了向上爬的机会的人也是谢远,甚至,到了去年,一梦梦到三种利国利民的农具的人依旧是这一位昭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