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沄离开古镇后遁入深山,祭出法器,就此入定。此时他修为已至炼虚后期。历经三百日渡过了四九三十六道劫雷,他元神与元婴jiāo融至臻,天人合一,一举跨入了合体境界。

而这一年,距他离开聚清观也才过了八十六个年头。神州各地到处流传着白衣仙人斩妖除魔的传说。获救之人将其作成了话本,编出了一套九天玄冥星君下凡历劫的故事,深受好评,广为流传,甚至都传回了聚清观。这就使得某些人脸上姹紫嫣红,十分好看。掌门虚怀还特意购入了一些,在门派上下分发,让那些新入门的弟子每人jiāo一份读后感,以加深领悟,引鉴学习。

熵华七十七年,玄沄回到了聚清观。他修为已至合体中期,在门内无人能及。一柄煜戈剑更是名动四海。玄沄就此被奉为了砺剑长老,栖身浮月岛。这岛地势最高,冷冷清清,但风景极美,尤以那月夜为最。虚怀知道小师弟性喜清净,便将此岛和岛上dòng府一并赠予了他。

玄沄回到聚清观后,日子依旧和从前一样平淡若水。一开始还时常有人登门拜访,可无论是chuī捧还是暗讽都得不到回音,久而久之便也无人自讨没趣。更何况他克死满门和掌门师尊的赫赫凶名还在暗地里流传,没人敢用自己的生命犯险。

这一日,玄沄来到了后山祭拜师尊。他跪于墓前将自己一路所见所闻和体悟感受细细说了。末了他停下来,香烛白烟袅袅,风无声chuī拂。他忽地就想起了师尊拉着他闲话家常的那个午后。那时是师尊一直说,他静静听。而今立场倒转,那慈眉善目的老人仿佛就这样盘腿坐于他面前,既不回话也不点评,只是阖目浅笑,再也不会唤他沄儿……

他的心猛地刺痛,仿佛当日那空dòng又倏然裂开,里头铺天盖地的悲苦翻涌而出,告诉他,其实它们从未离开。然而这一次再也无人替他叶落如雨,哀哀哭泣了。

玄沄站起身,不由自主地来到那棵石上灵木下。过了近百年,这榕木依旧长势极好,树冠盈天,郁郁葱葱,除了又添了不少气生根外,似乎一切照旧。但是它没有对玄沄的到来做出任何回音。没有迎接,也没有注视。就像过去的那段岁月都是玄沄独自一人的幻梦,鹤榕缄默而立。唯有风chuī树梢的呜鸣声与玄沄作伴。

连你也不在了吗……

玄沄体会着胸中又裂开了一寸的空dòng,静静阖上了眼。

第122章 栖鸟之歌(四)

那是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早晨。

那天玄沄在dòng府里打坐调息,一纸掌门的传讯符通知他去大殿一聚。玄沄应约而往,等到了那里,发现一gān弟子都在门外窃窃私语。“事出反常必有妖!”“它是怎么办到的这也太怪了吧?!”玄沄向场内望去,只见在大殿中央站着一个人。

身似兰芝,气质清灵,周身灵气至清至纯,不似凡人。而当玄沄踏入殿内,他倏地回过头来。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自那浮世之后望向玄沄。刹那间周遭的人声尽退,光与尘俱寂。那清潭般的眸子映照出玄沄的身影,仿佛从古至今,自天地洪荒到万物终焉,都这样静静注视着他。

会这样看着自己的,玄沄不作他想。

怎会如此?怎么可能?

玄沄面上平静无波,但内心却掀起了惊澜。

草木需结丹才可化形,它怎可能就此塑出了人身?

纵使玄沄周游列国,博览群书,也从未见过此等奇事。

是在自己走后它得了什么机缘吗?

可自己去年亲眼所见,它确实只是一株聚灵期的灵木。

在玄沄思绪纷杂之际,虚怀宣布这是老祖的后德在世,是整个门派弟子应当学习的楷模。这化形灵木理应师承本派,好将这段佳话发扬光大。

“这里聚有本门的诸位长老,来来,我来为你引荐一番……”

玄沄依旧百思不得其解,而那灵木已经捧起了敬师茶,走到了自己跟前。

杯子在颤抖。

不。不是杯子。是对方的整个身体都像风中落叶般簌簌发抖。

他深深低着头。从玄沄的角度看去,只能瞧见他脖后的一小片细白,但是他周身都散发着一股无望又孤注一掷的气息。令人不由想起山林里的幼shòu在母shòu被人打死后,绕着母亲无助哀叫的模样。它什么也不求,只求母亲能看它一眼,应它一声。

玄沄望着他被沸水烫红的手指,接下了这杯茶。

他眼前的孩子仿佛大喜过望,立时跪在地上砰砰磕起头来。这份稚拙无华的欢喜,为所求拼上一切的热烈,像一点星火般在玄沄的眼中乍然亮起。是了,对方为何不到结丹期就能化形,为何身为草木却生出了那么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