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本该是梦中也能笑出声的喜事,可裴慎内心苦闷,连维持表面镇定也是勉qiáng。他与其他几位进士简单寒暄过后,寻了自己的差事,便急匆匆躲入了翰林院的书库之中。

只是他初来乍到,事情也并不多,裴慎动作麻利,很快便处理完手中的事务,等手中事务一空,他又难免想起来和离的事情。

裴慎:“……”

裴慎幽幽叹了一口气。

他也不想再听其他人道喜。金榜题名是好事,可家中妻子铁了心要与他和离,再大的喜悦也被冲没了。

裴慎索性便待在书库里不出去,等到了午膳时,才被人叫出去,与其他官员一块儿用膳。

此次科举的榜眼是那位李公子,而探花郎则是先前与裴慎辩论过的柳公子,两人对裴慎的才学多有推崇,先前又与裴慎相识,因而也更亲近他一些。

李公子最为佩服,裴慎殿试时的文章已传了出来,在所有书生之中传过,李公子自然也看过,一块儿用膳时,难免也提起:“早知道裴兄才学出众,文章也做得好。这回殿试,我本以为我是超常发挥,回家之后还洋洋得意,后来见了裴兄的文章,才知晓其中差距。”

此次殿试,皇上出的题目是“民以食为天”,裴慎自幼家贫,而后又要独自扛起家中事务,他从自身出发,从小家写到大家,又写忧国忧民,一篇文章写得感人肺腑,令人潸然泪下,其中意义却又十分深刻,而后又以皇上如今实施的政策提出了几个jīng妙的点子。殿试当日,皇上便在他身旁驻足许久,后来阅卷时,便钦定了他的状元。

文章传出来,也令无数书生动容。

李公子唏嘘:“裴兄能刻苦读书,那样艰苦也能考中状元,实在是令人敬佩,我本以为我已经十分刻苦,却还是不及裴兄几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