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三个人到了包间落座,肖遥问服务员要菜单,沈星之说:不用,这地儿我来过好几次,我知道他们这什么最好吃。

他说着就点了几个菜,九转大肠,蜜汁梨球,清汤柳叶燕菜,坛子肉,四喜丸子,还有一道一品豆腐。

这都是地道鲁菜,你们尝尝看,他说着就把菜单递了过来,你们看着再加点?

肖遥就让苏括加,苏括点了个玉米甜汤。肖遥数了数,七道菜了,他就加了一个凉拌黄瓜。

三个人,八道菜,基本也够吃了。他们又不喝酒,统共加起来其实也没多少钱。

肖遥有志以后要专心学戏,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基本都在表达自己这个意思,沈星之自然高兴的很,说:以前我就跟你说,你是没尝到咱们梨园的乐子,咱们昆曲可是百戏之祖,那唱词嘴里吐出来,都觉得口留余香,真懂了这里头的乐子,哪还舍得离开。

他是真心爱昆曲,所以每次提到就全是赞美之词:等过了十五,牡丹亭还会去三四线城市巡演,你想演的话,就跟着去锻炼锻炼。

苏括问说:师弟去了以后演什么角色呢?

先让他在旁边看看,知道大戏整场唱下来是什么流程,至于唱,以后再说,他功力还浅。

肖遥点点头,苏括就笑了,说:我当初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说起从前,沈星之就很感慨,说:那时候我还活跃在舞台上,对你的关心就不够多,让你跟着戏团跑了两年多,想起来就觉得可惜。如今时间多了,你师弟就不能再这样了,他说着看向肖遥:你跟着跑一个月,等三月份的时候,我就让你上台试试戏。

肖遥笑着点点头,以茶代酒敬了沈星之一杯,说:我一定尽我努力,不叫师父失望。

沈星之说:当初觉得你学戏的心不纯,所以磨了那么久才收你。其实我当初一见你就看好你,扮相好,身骨也好,嗓子更是没的说。好好努力,争取跟你师兄一样唱出个名堂来最好比我们俩都强。

这里说的我们俩,自然指的就是他和苏括两个。苏括便笑了笑,垂下头喝茶。

沈星之其实是一个比较有责任感的梨园大师了,他的目标就是能给日渐没落的南城昆曲界培养出一个人才来,苏括虽然好,却也有限,更别说超越他了。沈星之觉得他自己其实都差了点火候,心里很是遗憾。肖遥还年轻,作为他的关门弟子,算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你们俩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沈星之最后说。

他们三个人边吃边聊,从七点多一直吃到晚上九点多,快散场的时候,周海权发了信息过来,问:吃完了么?要不要去接你?

肖遥便回了一句:不用,等会我师父送我。

沈星之是开了车来的,先送了苏括,然后又去送肖遥。等到送到小区门口,肖遥下车之前,就把自己的礼物给了沈星之:在巴黎的时候买的。

沈星之很高兴地收了,说:以后不要再买这些东西了,你有出息,师父比收到什么都高兴。

肖遥站在路边,目送沈星之的车子离开以后,这才往小区走,刚走了两步,手机就响了一下,他掏出来看了一下,又是周海权发过来的信息:喝酒了么?

没有。我已经快到家了,你呢?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