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山海(二)

明匪 陈安野 1776 字 2022-09-04

“联虏平寇”是吴三桂的底牌,可是至少在四月十三日时,他尚未派人前往沈阳求援。按照顺军的这个行军速度,只怕届时清军未到,自己连同数万关辽军已成黄土。

不论“降顺栖身”还是“联虏平寇”,当初赵当世委托陈洪范前来辽东的一个重要使命便是务必保全关辽军的有生力量。以此为基本出发,本可以置身事外的陈洪范权衡过后,依然给吴三桂支了个招,让他向李自成求和,假意表示归顺。这样做比先前提条件谈和的好处在于先让李自成吃了“关辽军愿意归顺”的这个果子,后续占据谈判优势的李自成必然会主动找到吴三桂反过来提条件,有多严苛其实都无所谓,吴三桂就可以借这个机会行缓兵之计。

吴三桂觉得可行,立刻差遣心腹部将孙文焕、李可植等出使顺军,另以郭云龙、杨珅等出使清军,自己则与何进忠、吴国贵、董永显等部将抓紧布置山海关防御。

李自成四月十四日接见了孙、李,对吴三桂自辩受到奸人蛊惑的理由不置一词,直截了当提出关辽军若真心归附,吴三桂及关辽官员必须在三日内亲自来行营参拜,否则一切免谈。接着又透露,此次随军的尚有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与在陕西投降的秦王朱存极、晋王朱审烜以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希望以君臣父子的情义点醒吴三桂。孙、李两人心惊胆战,唯唯诺诺,李自成多留了他们一会儿,着人请吴襄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两人带回去给吴三桂看。

孙、李两人既去,李自成并未因此滞留,继续率军挺进,这既是给吴三桂的下马威,亦是以免最后谈崩结果延误进度。

吴三桂十五日收到了信,且得知了李自成提出的条件。李自成显然思虑周全,有心防备,其他什么都不提不留空子,只提了让吴三桂单骑来见一个条件。吴三桂只有答应或不答应两个选择,全无周旋的空间。

李自成只留给吴三桂三日时间考虑,使者来已费了一日多,去又将费一日多,故此吴三桂真正能做决定的时间只有收到信件的当晚罢了。

是夜,吴三桂召来何进忠、吴国贵等心腹部将彻夜商谈。内容如何陈洪范无从得知,但当他次日找到吴三桂时,却见他有气无力瘫软在内堂的太师椅上,双目呆滞,一动不动,背后的猛虎扑兔上的

猛兽的凶猛更衬出他的虚弱。

“吴爷”陈洪范小心翼翼踏进堂内。

“哦,陈公来了。”吴三桂突然间改头换面也似,颓丧之气不再,眼神重焕光彩,显得极为精神奕奕。

“陈某掐指一算,顺军那里,当有消息了”陈洪范双手拢在袖中,垂目低语,“不知吴爷是如何回应的?”

只这一句话,陡然间如一记大锤,将涨气皮球般的吴三桂结结实实打回原形。他原本挺直的腰板不受控制着向后一弯,整个人伏在身前的桌案上,肩头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