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桐江山水,西湖龙君

烛行录 蓬莱灵海君 2364 字 2022-09-05

聂小倩在得知自己有可能修成鬼仙后,便毅然决然地跟在了宁采臣身侧,言说要报答其人恩情。

丁檠想了一想,也就随她去了。

起码此女的心性还是可以相信的。

“不过聂姑娘在修成鬼仙之体前,最好不要过多接触生人,以免阴气侵染,致使他人获病。”

宁采臣自己有白泽须笔护身,倒是不虞此事。

不过他妻子体弱,家中还有老母,却得提点一二。

宁采臣闻言点头,表示理解。

“此事我会转告小倩姑娘的。”

“既然如此,那便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宁采臣自袖中抽出白泽胡须所制神笔,挥毫太虚,凭空画出一匹千里驹。

接着翻身上马,对丁檠二人拱了拱手。

“二位,缘来自能相聚,缘去尚可追忆。今日一别,他年再会!”

说着挥鞭而去,马蹄起落,溅起一溜烟尘。

丁檠收回视线,又与叶月缘告别,然后转身离去。

步履轻快,身影很快消失在林木之间,与宁采臣相背而行。

——宁采臣是南下进入金华府城,准备乡试;而丁檠则是北上取道兰溪,而后慢慢返回临安。

其间或许还会去严州逛一圈,那里也算是文化名城,更有富春江这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风景名胜。

《与朱元思书》中所写,“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正是从临安府富阳县,到严州境内桐庐县的水道路线。

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亦是取景于此。

而且在十几年后的将来,理学大家朱熹还会前往严州辖下的淳安县瀛山书院讲学三年,并留下“半亩方塘一鉴开”的名句绝篇。

在其后更有陆放翁任严州知州二年,在此将自己诗文编篡成集,命名为《剑南诗稿》。

丁檠对此地也是心慕已久,如今得暇,自然要前往一探。

“此世若论文学,有尤杨范陆这中兴四大诗人,以及辛稼轩、袁枢、吕祖谦等人在世;若论理学,有朱熹、陆九渊两位大家;若论佛道,还有萨守坚、白玉蟾、王重阳

“若能一一拜会过去,实在是令人激动的一件事!”

丁檠啧啧赞叹。

两宋文教发达,名不虚传。

哪怕九州是一个仙侠世界,但终究与地球南宋时期大同小异。

那些彪炳千古、名留青史的大家,应该不会消失,顶多人生有些变化才对。

“说不得还能看见朱文公提笔写战诗,才气如日呢!”

半月后,富春江上。

一叶小舟自江面滑过,前端坐一船客,背后立一船家。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前人所言诚不欺我,桐江之景,山水相映,秀丽若斯!”

丁檠坐在甲板上,打量着身侧碧波白浪,兴致上来,干脆伸手探入其中。

感受着江水流经指掌的快意,他对一旁的船家开口言笑。

话语间颇为赞叹。

船家年纪不小,胡须已是花白一片,但身体依旧康健,此时闻言笑道:

“原来公子也看过吴大家的小品书札,老朽在此撑船十余年,不少文人墨客都慕名来这富春江桐水一段游玩。

“耳濡目染之下,就连老朽都会背诵全文了。”

“吴大家寄情山水,落笔清新自然,读来朗朗上口,令人神往。《与朱元思书》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丁檠点头应和。

他半月前离了金华府,经由兰溪进入桐庐县境内,赏玩数日后便乘水路返回,准备在富阳县登陆,而后走官道去西湖。

一路上游山玩水,走走停停,倒也轻松愉快。

此时见船家谈吐不凡,于是便攀谈起来,说说一路上的风景名胜,聊聊这附近的奇人异事、乡野怪谈。

到了午时,便从后舱板下提出两尾活鱼,着小火炖了,又往其上撒一把青菜,吃起来有滋有味。

只是可惜没有美酒佳酿,不然把酒临风,横槊赋诗,不失为一件乐事。

听到丁檠感慨,船家抚了抚胡须,笑道:

“客人既然为此惋惜,今夜不如早睡,到子时老朽唤客人起来,你我共赴龙宫之宴。

“届时自然有美酒相待,还能讨要一二,明日再饮。”

丁檠挑了挑眉,好奇道:

“龙宫之宴?”

船家笑而不语。

丁檠见此法力运于双眼,注目看去,发现对方确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寻常艄公,也没有什么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