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高朋满座,彼世情形

烛行录 蓬莱灵海君 2441 字 2022-09-05

其中便有马钰之妻,孙不二。

而全真七子中剩下的三人,此时尚未出现,尚且不为马钰所知。

此前在场众人中,抛去陈弼教、梁子俊两位神祇不谈,灵空长老是白眉罗汉降世也是例外,便以萨守坚这位神霄祖师辈分最高。

其下李涵龄和王重阳二者平辈论交。

数马钰辈分最小。

年岁、实力也都一样。

再兼他入道不久,尚无后来遇仙派祖师的气魄,言谈举止间没有什么架子。

故而很快就和丁檠熟络起来,相谈甚欢。

至于光济,则是和灵空长老讨论起佛法来,王重阳于一旁静听,时不时插上一句,总能切合要害。

毕竟这位道门大佬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有“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之语。

而且他教习弟子,也都以《道德经》为主,兼传《孝经》、《心经》等儒释典籍。

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提倡出家修行。

求返其真,功行双全,故而有全真之名。

“丹阳子道友,不知还有几位前辈不曾到来?”

丁檠和马钰谈论了一会齐鲁风物,尤其是前者曾有莱霞鬼村之行,而后者师弟丘处机便是京东东路,登州府,栖霞县人士。

故而更能说到一块去。

此时听丁檠发问,马钰思索道:

“我先前曾听老师与龙君谈论,言说还有罗浮山中一对师徒未至。

“除此之外,人都来齐了。”

丁檠好奇道:

“罗浮山中修者众多,儒道释三教皆有,不知那对师徒又是什么来历?”

“听说是紫阳真人道统,传承金液还丹之法,老师对此好奇已久,此次前来也有抱着与之论道的打算。”

紫阳真人张伯端,台州府天台县人,与道济是同乡,英、神二宗时期的著名高道,内丹法上的大家,所著的《悟真篇》与汉代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向来并称。

如果是继承了其人道统,又在罗浮山中隐居修道,再考虑到如今是乾道初年,丁檠心中已然有所猜测:

“莫非是”

话未出口,空中那轮明月再度大放光明,一道细细雷光从中打下,自主显化成一道玉桥,其上两名道者一前一后,走入这方小界。

前面那老者,嘴角噙笑,衣裳褴褛,尘垢遍身,身上酒气甚浓,以至于丁檠恍惚间以为自己是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老年道济。

后面跟着的那名而立之年的道士,却是形容端肃,衣衫严整,与前者大相径庭。

然而举止间又对前面那人十分恭敬,如弟子侍师。

那老道见亭中人数不少,于是回头对后面中年道人笑道:

“海蟾呐,此间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稍后你可得好好听讲,免得让为师下不来面子。”

中年人闻言肃然道:

“老师提点得是,弟子记下了。”

西湖龙君见状,指着褴褛老道笑道:

“好你个陈泥丸,你这弟子的功行比你也差不到哪去,年纪轻轻便练就阳神。我看你是来炫耀弟子的罢!”

老道自得一笑:

“海蟾十九岁随我学道,如今十四年过去,有此功行也是理所应该,当不得龙君的夸赞之言。”

他看了一眼在场之人,行了个道揖:

“老道惠州翠虚子,各位法兄、道友,这厢有礼了。”

后面那中年道者亦是上前一步,见礼道:

“贫道海琼子,见过各位。”

丁檠和光济对视一眼,来者的身份昭然若揭:

金丹南宗,陈楠、白玉蟾!

后世所谓“南五祖”的末二位。

再加上本就在场的王重阳和马钰,好家伙,全真教的几位祖师占了场中近半!

——金丹南派传至后世,因为与北方全真道观点颇为合契,故而逐渐合流,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楠、白玉蟾被尊为南宗五祖,与北七真即全真七子同被全真道奉为祖师。

能将这些个地仙或者地仙预备役尽数邀来,足见西湖龙君交游之广阔。

此时人数已齐,陈弼教作为东道主,于是轻咳一声,发言道:

“诸位,且听我一言。”

见众人都看向他,龙君继续道:

“此番与会之人,俱都是佛道菁英,或成阳神,或凝金身,再不济也有地仙之姿,人仙境中几可称雄。

“而请各位前来之事,想来也都有所耳闻。”

翠虚真人陈楠笑道:

“是为了两界融合之事,老道不曾说错罢?”

“无误,”龙君肯定了一声,“昔年九州魔星下降,掀起王朝杀劫,以人犯天,引得上界天人出手干预,大战之下大九州破碎,此等旧事众所周知,再不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