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吸纳流民,扩充人口

自打洛阳事了之后,李辰这边回到徐州,便开始趁机吸引流民了。这个年代,什么都不多,唯独就是流民多。

遇到战乱,百姓便会往没有战乱的地方跑,遇到灾荒,百姓也会往没有灾荒的地方跑。这叫逃荒,似乎对于百姓来说,只要他们跑的够快,饥饿就追不上他们。

汉人自古便有落叶归根的情节,若不是真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谁愿意背井离乡呢?逃荒,为的也仅仅只是能够在这个世道活下去而已。

正常情况来说,各地都是不怎么欢迎流民的。一来,是因为人饿极了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流民涌入一地必然会影响当地的治安。

二来,便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接纳了流民之后,便需要解决这些人的生计,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所以,一些地方甚至在遇到流民朝的时候,会选择紧闭城门,拒绝流民入城。而流民看到城门紧闭,自然也耽误不起时间,便会朝着下一个城池赶去。

当然,各地也不是全然就不接受流民。在需要募兵,又或者急缺人口的时候。也会有地方会接纳流民,但是这与整个大局来说,只是极少数的情况而已。

而现在,徐州可是在大举的接纳流民,而且是一种来者不拒的接纳方法,只要你愿意来,那么徐州就接收。

甚至,为了能够更多的吸引人口,李辰还专门设立了一句接纳流民的口号。

就叫:“来了都是徐州人。”

三十万的人口,这个数字其实并不算多。如今这个大汉天下可以说是地广人稀,分散到徐州各个郡县之后,三十万人口也不过是打了个水漂而已。

第一茬的土豆和红薯马上便要到了收获的时候了,一旦收获了红薯和土豆之后。有红薯和土豆这样的大杀器在,别说徐州多上三十万的人口,便是多上三百万的人口李辰也能够养的起。

李辰点了点头,说道:“三十万人口倒是不多,吸收人口的速度还要加快。”

大批量的从袁绍和曹操的地盘上吸纳流民,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但是长时间来看着简直就是在偷偷吸曹操和袁绍的血。此消彼长之下,这人地盘上的人口越来越少,李辰地盘上的人则是越来越多。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兵源。要知道,这个时代流民对于曹操和袁绍,可是兵力来源的大头。

“秦王,便是多上个百万人口咱们也能养的起。而且,一旦咱们吸纳流民的政策流传出去,前来投靠的流民必然也越来越多。但是,闲来生事,徒增了这么些人,总要给他们找些事情干。”刘伯温沉吟道。

如今,已经过了耕种的集结,即便是分给这些流民粮种和田地,但是想要耕种也得等到来年了。现在这些流民全靠官府发的救济粮养活着,但是若是人数多了,也难免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