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曹魏的内部矛盾。

对秦开战,实际上曹操心里也没有底,他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一丝一毫的着落也没有。

毕竟,秦军两个时辰攻破涿郡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若是秦魏一开战,在一次上演当年的这一幕的话,那么可以预料,曹操必然得面临着诸多大臣的口诛笔伐。

最关键的是,朝中可是有不少忠于汉室的大臣,都时刻顶着曹操呢,一旦曹操出了什么差错,他们必然重提还政于皇的话题。

曹操当年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却被李牧以一招封王计乱了天下。

自打那以后,汉天子在曹操的手中,那就成了一个鸡肋,可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你要说他没用吧,偶尔以天子之名下个圣旨什么的,还能够占据大义。但是你若是说他有用吧,这小皇帝又时不时的给自己内部添乱。

不对,现在已经不能称呼他为小皇帝了。

曹操协天子的时候,汉帝刘协是个小皇帝。现在距离曹操协天子已经足足有十几年了,这小皇帝也已经长大了。

当初汉帝刘协只有十几岁,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半大孩子。但是现在刘协可以已经二十多岁了,虽然还只能受曹操的摆布,但是他已经不甘心就这么受曹操的摆布了。

在加上当初曹操协天子的时候,他不仅仅的是挟持了天子,还挟持了一众忠诚与汉室的老臣。

这些年,这些大臣倒也算是为曹操出了不少力,在治理国家上,有这些汉室老臣相助,倒也让魏国蒸蒸日上。

但是,随着皇帝的年龄越来越大,这些人心中那些不该有的心思自然也就越来越浓。

在朝堂之上,已经有不少的人多次提出,让曹操还政与皇帝,由曹操掌握兵权,由皇帝掌握政权。

但是,现在这种大权在握,军政一把抓的时间久了,曹操那里可能会将自己的权利还给皇帝。

也许曹操年轻的时候确实是个忠臣,但是,权利最是能够腐蚀人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少年了。

正是因为内部的这些隐患在,曹操出兵伐秦,实际上是有诸多的阻拦的。

尤其是这些忠于汉室的大臣,他们遵循着不出错,便是立功的想法。只求安稳,强烈反对曹操伐秦。

当然,对于这些忠于汉室的大臣来说,反对伐秦,那也是有反对伐秦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