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代理商

于是只得联系其他的商人,想要抱团一起施压,可其他商人却都开始推迟起来。

因为南阳的士绅大户已经开始大批量的购买他们的商品,见好就收的道理大家都懂,现在的价格已经比以前贵了一倍,要是再涨价或者不卖,一旦惹恼了对方,破罐子破摔,反而得不偿失。

毕竟其他商品,可不像食盐是必需品,所以都打算过阵子再涨价,一点一点的涨。

三人无奈,又等了两日,见各地的大秦商行依旧源源不断的在出售食盐,最后也只得选择返回江南,将这件事上报给家主。

而各县的大秦商行女掌柜们,却是在忙着在各个镇子寻找代理商。

秦宇并没有将分行开到各个镇子上去的想法,因为那样所需的人手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打算在各镇子寻找代理商,出售食盐铁器和粮食。

代理商分为两种,一种是挂大秦商行的牌匾,可以先拿货后付款,但却只能专门出售商行的商品。

第二种是不挂牌匾,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店铺可以出售其他的商品。

两种银行都可以贷一笔款。

当然,无论哪一种,进价和出售价都是统一的,必须按照商行制定的价格出售,一旦私自涨价,不但要罚款,还会取消资格。

而且每个镇子都找两名代理商,没办法,如果只找一名代理商,那服务态度可想而知,说不定还会出现偷斤少两的情况。

但多了也不行,一旦谁都可以去县城里的商行进货,免不了就会被人钻空子。

毕竟大秦国的食盐和粮食以及铁器价格都不算贵,运到其他地方,绝对要大赚特赚,所以每个镇子选两名代理商是最合适的。

又好掌控,又能让两家竞争,关键是乡里乡亲的大家都认识,一旦出现陌生人购买,或者谁反复购买,必定会露馅。

铁器也就算了,但粮食和食盐,那是绝对要严格管控的,若非粮票盐票太麻烦,秦宇都打算凭票购买。

随着除夕来临,各地疯狂购物的场面终于结束了。

整个襄阳,南阳,郧阳,到处都是鞭炮声,往年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最多也就烧两节竹子,可今年几乎每家每户都或多或少买了一挂鞭炮和几张红纸。

而以前也只有大户家,才有能力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普通百姓是没资格过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