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他问,那边的白棠生已经给他发来了几段长语音,解释了163事件是什么事。

这是一间表面打着心理资源名义的戒同所,所谓戒同所,顾名思义,就是戒掉同性恋倾向的“诊所”。

明明当代对同性恋的包容度已经达到了史上巅峰,但这种盈利场所依然潜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

163事件中涉及的戒同所便是其中之一,规格不算小,在他们这接受治疗的“患者”不算少,刚刚好163位,所以事发后,这被称作为163事件。

这里的“患者”有些是被父母逼着来的,有些是因为青春期情感迸发,心理彷徨害怕,不敢与身边人言说,于是偷偷找来这里,试图“治好”自己。

但更多的,还是被父母亲人强行送来,或者以死相逼送来“治疗”的男男女女。

年龄最小的一个孩子十六岁,年龄最大的近四十岁,依然没能逃脱被父母逼迫的绝望。

这种违规的地方怎么治疗“病人”呢?

无非几种手段,电击、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心理暗示,再不行就是服用一些不知成分的药物……

可怕的是,记者和警察蜂拥而入的那天,前台的三个座机电话都在响个不停,电话那头,是新的一群为孩子性取向痛心疾首的父母。

这个地方本没有那么容易事发,据新闻报道说,是一个姓周的老爷子,重病在医院,却发现一向孝顺的孙子给他请了护工,却好多天没来看望他,然后偷偷溜出了医院去找孙子。

老爷子也厉害,根据邻居的三言两语,还有家里的一些蛛丝马迹,顺藤摸瓜地找到了这间戒同所。

戒同所看他一副颤颤巍巍的样子,自然不会让他见到人,只推脱说他孙子不在这里,让他去别处找。

老爷子在这里犟了两天,一开始他还不知道这里是干什么的,直到一个男孩被泪流满面的父母从这里接了出来,他上前去问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