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臣谢迁治家不严,特来请罪!”紫袍的老臣鬓间已经有了一丝花白,但是他的背仍旧是挺直的,他的姿态仍旧是潇洒的。他仍旧是当年那个为他指点迷津的贤能谋主,仍旧是那个月下煮茶的风流名士。

“爱卿这是怎么了?”弘治帝看着脱冠摘簪连声请罪的谢迁,惊讶道。

“罪臣长孙,沐浴天恩回乡科举。未料县试结束,竟得到如此秘闻。罪臣族中五房谢纳,与大商冯氏勾结海匪。八房谢鹏,知情不报。长孙立刻传书至京,臣得知后,惶恐不安,立刻前来请罪。”他老泪纵横:“长孙棠,欲瓮中捉鳖,将计就计。为陛下活捉贼寇,将功赎罪。”

阿棠想若是皇帝问,便告诉皇帝博得信任。若不问,便把这件事情遮掩过去。毕竟谢家出了这等事,难免让皇帝心有成见。这诚然很好,许多人都会这样做。阿棠如今的行事,也抵得上许多朝中的大臣了。

但是他还是不懂龙椅上的这位皇帝。

当年万氏之祸把陛下逼到了何等地步。陛下仍旧留下了万氏的命。这是何等的慈悲。

龙椅上的这位帝王,克勤克俭,一心为国。焚膏继晷,称得上是中兴明君。

可他永远成不了千古帝王!因为他没有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他是一个好人,有皇帝的乾坤独断,又有圣明天子不该有的慈悲之心。

所以,他会让这位皇帝知道一切,一丝一毫都不隐瞒。有锦衣卫和东厂在,陛下迟早都会知道这件事的始末。而张延龄和张鹤龄想要陷害谢家,必定还留有后手。如今他告诉皇帝,张侯的后手就算废了。

这是一位帝王,再爱皇后,也不会伤了辅佐他上位的老臣的心。

果不其然,上座的弘治帝是很是惊讶,毫不知情的样子。他道:“不料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等贼寇,都是国之蠹虫!”谢迁请罪:“臣治家不严,愧对陛下!”

弘治帝微微一笑:“这关爱卿何事?”他摩挲着手边的奏折,看着上面的字迹,面色不改,他道:“爱卿进京十余载,怎管的到余姚族中事?朕会下令让浙江的窦密相机行事,剿清海匪。”

听到了这里,谢迁一直提着的心落了下来。心里安稳了许多。这件事,算是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