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高明,你说的很不错

要如何处理东突厥?

李世民的话语一落下,大殿之内立刻热闹了起来。

诸多大臣都在细声交流,互换眼色,商谈对策。

最近几天,关于灭东突厥一战的战果已经完全统计了出来,诸多赏赐也分派了下去,全部有功之臣都是论功行赏。

就目前而言,最重要的事情,的确就只剩下如何处理东突厥降众了。

本来按照他们原先的想法,是和长孙无忌差不多,要用怀柔手段的,来展现大唐的大国风范。

只是想到颉利可汗的下场,诸多大臣都是一阵迟疑。

现在的颉利可汗,可是成为了长安城最大笑话,被无数人嗤笑。

很显然,陛下并不喜欢怀柔,那到底要强硬到什么程度呢?

而且又要如何把握这个度呢?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众人很快有了有些新的想法,不少大臣都纷纷上书自己的意见。

不过大多都是表面强硬,实则还是怀柔,李世民听了之后,也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明确回应。

而那些真正有分量的朝中重臣,却全都很有默契地沉默了下来。

房玄龄已经知道了李世民的想法,杜如晦正在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而长孙无忌则是早有预料。

魏征本来想要上去说上几句的,但看那些同僚都沉默了,也没有冒然上前。

他是直爽,但不是傻,更何况他也亲眼见识过王远的恐怖。

陛下现在这幅模样,很显然是早有定策了,而且多半就是王公子给他的计谋。

那些大臣发言完毕之后,看到长孙无忌等人沉默,也是心生疑惑。

就这样,本来热热闹闹的朝廷,开始逐渐安静了下来。

“怎么了?”

李世民看着安静下来的众人,平静道:“你们的意见都说完了吗?”

诸多大臣互相看着,无人应答。

“既然如此”

说着,李世民看向了一名身着红色衫衣,白娟下衣,腰间别着皮带,小绶带,双佩摇挂的俊朗青年:

“高明,你可有什么想法吗?”

“啊?”

本来一直在百无聊赖看戏的李承乾,当即一惊,连忙行礼:

“禀告父皇,是儿臣之错,儿臣对此事并没有过多探究。”

“很多想法,都只是流离在表面之上,没有深究,说出来只会惹得父皇笑话。”